第389章 眼见为实(3 / 4)
后管它洪水滔天?只要我享受了就行,至于我死了,我人都死了,想那么多干什么。
秦牧白和成吉思汗最后来到了南宋的皇宫,这个时间点不是上朝的时候,而且这皇宫也不是那样的繁华,至少跟什么紫荆城之类的比那是没的比的,毕竟,这是逃过来的也不是宋朝原本的都城。
但是看着那些从皇宫里面走出来,不断谈笑风生,相互恭维走路的文官们,秦牧白就叹了口气,如果说现在只是北宋时期,这样的情况,秦牧白还可以理解一点,毕竟还没到那一步。
但是现在,首都都已经被迫迁徙到了这杭州,而这些文人,官员,还是如此的谈笑风生,而且不少人都约会相互去喝酒,去这里,去那里,没有哪两个人说是讨论的是朝政,是时局,秦牧白突然觉得,那些电视剧里面也演差了。
那些什么下了朝,在回家的路上,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商讨朝政,甚至哪怕不是商讨朝政,而商讨政治,商讨怎么陷害自己朝廷的对手的情形,根本就没有。那只不过是后人杜撰的而已。
这些人,根本就不在乎那些,或许,他们早已经开始醉生梦死,没准不少人就等着或者已经想着如果南宋灭亡了,他们该怎么跟新的主子继续过下去。
严格的来说,这个朝代,有没有愿意跟这个国家同生共死的人?有,像是岳飞这样的人,就是出生在这个朝代。还有广大的一批愿意追随这个朝代去死的人,但是这些人,真的太少太少了。
或者说,这些朝臣以及那些士绅所代表的家族利益远远超过了国家的利益,这些人不在乎朝廷怎么样,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家族能不能延续。或许这就是明朝末期,崇祯皇帝低声下气,甚至不惜丢弃皇帝的脸面,跟那些大臣以及他们的家族求一些支持。
结果,只是求来了几万两白银而已,但是当李自成打进北京,这些说着没钱,只给了崇祯几万两银子的大臣和家族却可以分分钟拿出几十万,几百万两银子,以及几十万石的粮食来给了李自成。
这该说崇祯悲哀呢,还是说这些大臣悲哀呢?又或者说这个时代悲哀?
秦牧白其实想不通,在这个城市里面逛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最后在成吉思汗的提醒下,秦牧白他们重新回到了那断桥之上。
“这里确实繁华,但是同样,这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明君,以及一批有见识的大臣,从根本上改革这个国家,即便是没有我们蒙古,他们也不会持续太久。”成吉思汗叹了口气说道。
“或许这就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