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税制 赏赐(2 / 5)
感到讽刺的是,大楚现在所向治下百姓征收的税收,其实就是按照元廷所制定的税种来征收的。
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楚,为了维持军费开支,粮税、商税、科差(丝织品税)、岁课(矿物税)、人头税、盐税、茶税、车马税、富人税等等税种,并不比元蒙时期的正税少收多少(当然,菜刀税那种匪夷所思的苛捐杂税大楚也早就取消了)。
只不过大楚改革了一下对百姓负担最重的粮食,由原本的按人丁收税,改为了按照田亩数量收税。但依旧征收达总出产百分之二十五的高额税务。
现如今的大楚和元廷之间最大区别的不同就是,在粮税、丝税、矿税、车马税等几类税收上,并不在像元廷那样让百姓折算成什么狗屁宝钞来征收,而是直接征收实物。
呵呵,这样的征税方式是不是听起来很落后,有种还不如元廷先进的感觉。
但张世华要说的是,在古中国这样一个缺乏金银等贵金属的国度,这样的征税方式,却反倒是最合适的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除了秋收和夏收这两个时间段外,他们是没有任何其他的金银和宝钞收入来源的。
这么一来,在征收夏税和人头税等税收的时候,百姓们就只能贱卖辛苦劳作一年得到了的粮食。这么一来,百姓们在交税之前,就要平白遭受那些个粮商的剥削。
而除此之外,宝钞不稳定所带来的来的通货膨胀,也是让底层百姓苦不堪言。
举个例子就知道了,元朝的法定货币就是宝钞。
所以在元朝生活的农户如果想要在集市上购买东西,那么就只能拿着自家的农作物去向官府或者财力雄厚的富商地主们换取宝钞。
而操蛋的是,元朝偏偏还有法律规定,宝钞每贯当铜钱一千文。
这也就是说,如果农户们拿着自家出产的农作物去换取宝钞,官府和富商地主就会按照这个价格跟你兑换。
但无耻的是,因为宝钞的滥发,农户百姓们拿着和一千文价值相当的农作物或是铜钱向官府以及富商地主们兑换宝钞可以。但要是反过来,你拿着宝钞去向官府换取铜钱,官府却踏马不干了。
这么一来,宝钞自然就贬值的厉害。
以至于到红巾大起义那一年,因为变更钞法的原因,你拿着两锭新钞,甚至都不能在在市场上买一石米。
要知道,在元朝,一锭宝钞乃是五十贯,两锭宝钞那就是一百贯。
足足一百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