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忠孝(3 / 5)
能拒贼而为天子守土,罪过也真的是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故此番,我裴长青当死守此城。好让那颍州贼子,看看我大元臣民的气节!”裴长青说着。而话语说到这里的时候,自也不由从悲伤转为了激昂。话毕,还不有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将其怒掷在了身前的桌案之上。
不过这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激昂,再等到他将目光转到了自家侄子裴松的身上时,却又不禁柔和了许多。
“松儿,我裴长青受皇恩久矣,已经做了大半辈子的元臣了。实在是没有什么改换门庭的想法了。但松儿你却是不一样,你年纪尚轻,还有大好的青春韶华。实不必于我这老朽,同死于乱贼之中。
且你是家中独子,若你死。吾兄汝父的血食香火岂不要因此而断绝。”裴长青看着自己这个钟爱无比的侄儿,言道此时,也不由尽数道出了心中所想。
“叔父,叔父您何有此言。城外那张世华,不过就是一个裹挟暴民作乱的贼子罢了。此番贼子,当年担任巡检,为臣而不知忠。作乱发迹后,视其叔父为下属,可谓是为子而不知孝。
像他张世华这样不忠不孝的贼子,纵然短暂的占据了些许上风,但有岂能长久。而想我巴陵城,城池内外足够近两万的披甲健儿。且还有着高大坚固的城墙可以依靠。
因而只要叔父您可以重新振作,使我巴陵城上下将士团结一心。那么纵然城外的黑衣贼再怎么兵强马壮,我们又有什么需要害怕的呢。”裴松如此说着,语气上倒是显得信心十足。
不过他这样的一番话,放在现在的局势上,显然就是在瞎扯淡。
没错,虽说张世华从一开始起兵的时候,在元蒙朝廷一方的视角上而言,就没有占据什么大义的名分。
可你也要知道,如今的朝廷,可是一群鞑虏统治的元蒙朝廷,而不是汉民治下的汉家王朝。而且再加上元蒙朝廷自建国以来,就极为歧视汉人和南人。所以从大义上来职责黑衣贼,其实根本就站不住脚。
毕竟出于汉家百姓的骄傲和元蒙高层的歧视,淮河及淮河以南的百姓,除极个别的人之外,少有人会自称为‘元人’。
大义没有占据多少,而裴松所说的其他那些话,则就更加天真可笑了。
因而对于裴松这样的一番话,裴长青也只是长叹了一声,神情也依旧沮丧。
“松儿,听叔父一言,速速离去吧。莫要空留此地,以至于将性命都平白丢在这里。”神情沮丧的裴长青等到自家侄儿那胡吹大气的话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