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一章 原来是个花和尚(2 / 4)
任务还是霍小山主动请缨要下来的。
这里不得不提到,霍小山他们这只队伍的战斗频率那确实是够频繁的,因为作为作战基础单位的连、营、团在淮河大捷、徐州会战这样的大会战之中,如果碰到硬仗、大仗一次就可能被打残了,要么被整编要么就得撤下去休整。
可唯独霍小山所带的这一支小小的队伍是个例外,他们竟然是追逐主战场在一直战斗着的,从长江北岸一直杀到了淮河,从淮河杀到了中原腹地,而现在又中原腹地杀回到了长江南岸。
尤为难得的是,他们虽然战斗也有减员但却是新兵进得更多且越战越强越战越勇,而中央军高层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竟也秉循和霍小山打过交道的各系部队的作法——好钢用在刀刃上,没有让他们去当炮灰。
现在的霍小山和最初开始打鬼子时也已经不同了,那时候他更多的是凭着敏锐的战斗直觉行事,而现在他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始计算思考反复权衡了。
因为他明白他自己的这支队伍其实是在夹缝之中求生存,他和他的队伍都不惧怕死亡,但他必须让他的队伍能杀死更多的侵略者。
他已经学会了做更深的战略层面上的思索,国军固守一地与日军对拼不能说不英勇不壮烈。
但,霍小山却发现如果不囿守于一地以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为主反而杀敌更见效果己方损失就更小。
从学佛修行的角度来讲,霍小山知道自己这种算计并不利于自己心性上的培养。
但他没有办法,他要为自己士兵的生命负责。
尽管,他知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地球离开谁都是转的,但,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士兵能多活一个是一个,至于鬼子嘛,能多杀五个是五个,多杀十个是十个。
就在霍小山思索之际,驻地外传来了一阵欢呼声,霍小山从地上爬起来,穿好了上衣,挂好了盒子炮,向那喧闹之处走去。
远远地看见有实枪荷弹的士兵竟然押解着一名日军往这面走着,霍小山知道应当是郑由俭他们回来了。
霍小山把他的这个营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昨夜自己带着偷袭日军去了,另一部分却是让郑由俭沈冲他们带着往那山区里走得更远一些,那是为了防止被包围的日军有漏网之鱼溜出来。
“霍小子,快过来看看,我们给你抓个活鬼子回来!”郑由俭已经看到霍小山过来了,便扯开他的大喉咙高喊起来,生怕所有人不知道似的。
这可是霍小山打鬼子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