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李凡愚的算盘!(2 / 3)
……
正信的计划相当的庞大,但是简单来说,第一步要做的也无非就两样;
迅速建立充电网络,尽快推出涵盖高中低档,具有代表性和行业参考性的车型。
后者其实倒没什么,李凡愚之所以看重广旗和北旗,不光是从他们的国企背景考虑,也同样考虑到了这两个企业在近两年内取得的成绩,以及不断增长,已经达到了符合其定位的研发实力。
他相信,只要将正信的溶态金属电池技术对这两个企业输出,自己再派人协助一下,在中低端电动车型上有所建树,对于这两个企业来说还是不难的。
让他更在意,也是对于现在的情况来说更为急迫的,就是建立充电桩及基站网络的问题。
目前正信已经在十七个城市建立了电动公交车电桩网,在京沪广深四个城市建立了共享汽车社区。
但是这对于正信大电桩网络建设计划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按照正信运营部的计划,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电桩网络。
这个计划有多庞大?
全中华目前有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83个地级市和374个县级市,全加起来,一共有661个城市。
除去一些没有布局价值的,也将近五百个城市。
按照运营部的计划,整个电桩网络铺设分三期进行,第一步便是从主要城市,也就是能登上七点半天气预报的那三十四个城市开始。
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消费层次以及对市场的影响,都相对于其他城市重要得多。所以计划的第一步是否能顺利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你准备怎么动?京沪广深就不说了,这四个城市里依靠目前的共享汽车社区就可以形成初步的基站网络。但是在其他的这三十个城市,如果建立覆盖全城的基站网络,那关系到的方方面面可就多了。我感觉在计划实施之前,咱们有必要跟转部门疏通一下。不然,这是没办法成行的吧?”
看到李凡愚的计划,康童成皱着眉毛提出了疑问。
李凡愚点头称是,“没错,所以压根儿我就没想着自己去做。”
“那你想交给谁?”华森紧忙问到,“你可别把什么中建拉进来,那可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
李凡愚呵呵一笑,“华总也太低估了我的智商。也低估了我的人脉。”
“哦?”华森抬起头,“不知是何方神圣?”
“中铁十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