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封地即是私家(2 / 3)
剿灭但又不能剿灭的白狄在才更符合庶长的利益吧?”
驷车庶长是后子针现任的爵位,因为秦国和晋国一样是军政府国家,所以驷车庶长明明等同于山东之国宗正的职位却被按了一个带有军事色彩的职称。
原先吕荼不知道后子针是驷车庶长,所以第一次见他时称呼其为大夫。
后子针当时听到后也并没有生气,因为他清楚在东方之国中一般执掌国政的人都是上中下三级大夫。
而此刻吕荼改口是因为他得知了秦国的一些简单官制,而后子针的官职当然吕荼是目前最关心的。
在这个时代基本上爵位就是官位,因为爵位往往和封地挂钩,封地越多爵位越高。
这和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改革后的食邑制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食邑制度,是你拥有这个爵位你只拥有食邑之权而无管理之权隶属之权。
封地则不一样,封地即是私家,这封地内的一切都是你说了算,朝廷问你要赋税你可以不鸟,要徭役你也可以不鸟,因为这里是你的小“王国”。
楚国文化圈是个例外,因为楚文化圈官位和爵位是分开的,他的统治模式更像是文武制度和世家制度的复合体。
后来秦国商鞅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楚国,把旧贵族的封地之权变成食邑之权,至于新打下来的土地直接用文武体制管理。
这也是后来商鞅下场很悲剧的原因,与贵族虎口夺食,在那个时代无疑是找死!
不过后期的秦君还是咬着牙坚持下了商鞅制定的制度,上进的贵族渐渐演变成了三秦世家,坐吃山空的贵族则是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驷车庶长后子针闻言先是一愣,心中暗道,看来公子荼和传言中讲的一样,看问题往往一看就能看到本质。
自己从晋国返回到秦国后,那位大侄子之所以敢把自己分封在故梁这块膏腴之地除了看出自己没有权利欲望外就是因为北有义渠东有白狄的边患,让一个既听他话又能办事的自己在前面顶着,那位大侄子才能坐享太平。
想到此处后子针嘿嘿一笑,不再言语。
秦国现在的当家人是秦哀公嬴(赵)籍,辅佐君位的一把手是和齐军作战两次的大庶长(职同宰相)无地,二把手是驷车庶长后子针,至于先前带兵攻打吕荼和白狄白长腿的是公乘(后来演变成五大夫)子虎。
秦国目前的政体是军事独裁,上下实行的是三级专治,用山东的话讲就是卿,大夫,士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