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情人眼里出西施(2 / 3)
了弥补这点缺憾,姚映霞非常热情地请了许多人专门被她拍摄了这些照片,想要自己国家的风景尽可能多的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
在2003年,东方给西方的印象还停留在《红高粱》那种贫穷、愚昧上。
不得不说东方的导演也很不争气,总是为了迎合西方的胃口,拍一些丑化东方的电影参加一些电影奖项的争夺,像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
莱拉从前世起就很不喜欢这些人,就算国外得到一些奖项又能怎样?东方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没错,但同时她又是一个新生的国家。为什么不能多给她一点改变的时间?
在一片空白上新建,总要比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要简单得多,她一点都不觉得现在的国家有什么不好。或许在改变的道路上会遇到困难和灰暗,但成长总是需要代价的,就连美国不也曾有过南北战争吗?
非要将一些丑陋的,已经被废除许久的东西重新拿出来拍,还展示到国际大舞台去,除了让更多的人对东方产生错误的印象外,莱拉真不知道还能有什么好处。
所以她觉得姚映霞就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不用丑化自己去迎合别人,而是想办法通过电影的方式将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如果莱拉不是那么一位在好莱坞有很高声望的导演,如果她拍的电影不会引起很好的效果,如果她不是那么一个对东方很有善意的人,姚映霞还可能不这么殷勤。但正因为她拥有以上的特质,就让她即将开拍的那部电影成为她眼中最好的宣传途径。
可能她会这么热心也有和她本人前途有关的因素在里面,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莱拉从来不讨厌有野心的人,只要她做的事是好事,没有为了得到什么就出卖什么,那就很值得尊敬。
在比较了很多手里的照片和心目中原版《指环王》之后,她越来越倾向将电影放到东方去拍摄。
唯一让她犹豫不决的不是合适的地方找不到,而是演员。
以前就说过《指环王》中有台词的角色就100多个,还不算一些充当背景的龙套和群众演员。在一些大型的场景内,可能会需要成千上万人的协助。用特效做不是不行,但一个牵扯到时间和金钱,一个也是现在的特效技术还远没有未来那么发达,效果上肯定没有真实的人去拍摄来得更震撼些。
不要忘了这本小说是西方魔幻故事,里面的角色也几乎全是西方的演员。原版中很多角色都是由新西兰的演员加入的,配合的群众演员更是从新西兰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