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幸灾乐祸(2 / 3)
这篇文章措辞非常激烈,好像作者跟莱拉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似的。但这其实就是一个小花招,为了让更多的人买他们的报纸而用的小手段。看热闹不嫌事大,读者就喜欢这样激烈的冲突。
对于作者和报纸来说,如果能气得莱拉去告他们就更好了,那样他们的报纸将创造一个更多的销量。
莱拉一行行看着上面对自己的评论,看到最后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420万,很少吗?”
“不少!一点都不少!”黛咪这倒不是在说奉承话。在她的老板还是雷诺兹的时候,拍摄出来的电影根本连上映都不会,全是直接贩卖cd罢了。
不是没有一些特别好的让公司决定拿去放映试试,只不过那些基本都是点映,最高的上映也不过几家十几影院而已。
还是在莱拉来到公司后,才让公司的发行部有了用武之地。至少在黛咪看来,420万的首日票房真的不少了。
一天400多万,电影放个一两个月不就把成本赚回来了吗?以影片创造成本的两倍票房能拿到收益的规则来看,成本3000多万的《尖峰时刻》想要拿到6、7000万的票房应该不算难吧?更不要说还有其他方面的收益。
当然,票房不是这样算的。一般都会有个跌幅,越往后票房越少,第一天只拿到420万的电影,基本也就那样了。
其实莱拉对票房会那么少也有点惊讶,原本在她的想象中,应该和她以前的电影差不多才对。又是喜剧,又是功夫片,怎么也会比她的r级恐怖片要受欢迎吧?
可得到的票房却让她再次看到好莱坞和观众的不可估性。按照这样下去,可能用不了多少时间电影就会被强制全面下线了,这对她可不是件什么好事。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明明她在首映式上获得的评价还是很不错的,怎么票房低到这个地步?还是说史因为她的出现产生了什么误差,以至于某些地方形成了与原来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
莱拉在思索,黛咪则在为老板叫不平。原因无它,还是报纸上尖锐的报道。
“boss,你看他们说的多过分。都认为你是不懂装懂,才会拍出个四不像来。还认为新线找你做导演是个最大的错误。又说你自己也做了个错误的投资,才会把钱投资到尖峰时刻上,结果全砸进去了。”
莱拉此时在脑子里已经把电影的每个情节都想了一遍,想来想去也没找到会比原版更差的地方,有些不安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听到秘书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