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五章 求蔡邕(2 / 3)
平书院,他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他的手中,除了钱以外,什么都没有。
一个高水平的书院,首先要有高水平的老师,其次要有高水平的学生,再次得有物质保障。
而如今的鸿蒙书院,老师只有一个,那就是蔡邕自己,学生得自己招,对不起,天马城势力中招不来几个,得在全华夏范围内招。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物质保障基本不缺。
没办法,他开始回顾自己的关系网,不断地写信,给那些与自己一起吟过诗、喝过酒、同过窗、共过事的朋友,告诉他们,自己想在雁门郡办个书院,不需要他们捧钱场,只希望他们有空过来给自己捧个人场!
这几天,连蔡琰小萝莉也跟着忙得晕头转向,心里挺不满:明明叶腾办书院,凭什么都是自己父女俩忙,而他却连人影都看不到?
正在蔡邕忙碌、蔡琰腹诽之际,门口家丁来报:叶腾登门。
人呐,真不经念叨。
无奈,蔡琰只得跟随父亲迎了出去,现在都挺熟了,也不再如原先那样顾忌男女大防。
有求于人,自然格外知礼。
在蔡府大门前,远远看见蔡邕父女自正厅迎出,叶腾赶紧快行几步,离蔡邕约三丈远,即笑道:“蔡翁客气了,应该我进去拜见您!”
蔡邕淡然道:“在里面坐久了,刚好出来走动走动。”
叶腾笑道:“是该走动走动,劳逸结合嘛,身体永远是第一位的。”
蔡邕瞟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将其往左手边园林中的凉亭下让。
叶腾跟在后面,侧过脸对着蔡琰,笑道:“昭姬妹妹好啊!”
“将军好!”蔡琰倒是比她爹知礼,回答时还微微行了个礼。
待叶腾、蔡邕在凉亭中的石墩上坐下,蔡琰则站在他父亲的身旁。
蔡邕淡淡地扫了叶腾一眼,语气中略带不满:“想不到,你口中的学堂、最高学堂,是建立在既没有先生、也没有适合弟子的基础上。”
叶腾讪讪地道:“这不是有您,而且还有钱、有场地、有决心嘛!”
得,果然是四有青年。
蔡邕瞟了他一眼,道:“这几天我一直在写信给以前的一些故旧,希望他们能来此帮我,其中落魄一些的,还得承诺安顿其全部家眷。如此,经费可能会超标不少,没问题吧?”
“没问题!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回去之后,我马上加拨费用!”叶腾语调铿锵,不过语气一转,又装作很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