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章 鸿蒙书院(2 / 3)
前虽然每个县都有私塾,但是发展不均衡,数量也不足。
“以雁门郡为例,自主公担任太守以来,百姓的生活日渐富裕,如今许多民众都有让孩子读书识字的愿望,但我们没有那么多私塾,先生的数量也严重不足。
“按正常需求,每一个县数百万人口,需要的私塾至少数十个,但如今多的县城有七八个,少的只有三四个。
“学堂方面,天马城内的学堂比较健全,但雁门郡因为办的时间比较短,明显有一些差距。究其原因,还是高水平的教书先生数量不足。”
其实叶腾重视教育,重视培养官吏,陈宫、林风并不是今天才知道,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书先生的数量就那么多,能有什么办法?
林风说罢,陈宫也点头道:“常山国现有的私塾也很少,随着主公对常山国的大批钱粮投入,百姓的生活也会日渐富裕,读书识字的意愿肯定会提高,将来也会出现教书先生不足的问题。”
叶腾沉声道:“在教育上,无论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得克服,无论多高的钱粮我们都得投入。
“在教书先生的问题上,请你们与手下的官吏群策群力,多想办法。我这里给你们提几个建议:
“教书先生的来源问题,首先要考虑自己培养,现在在学堂上学的孩子,只要毕业,就可以鼓励他们去当先生;
“其次是提高待遇。教书先生的薪资待遇可以进一步提高,提到高于吏员的水准,提高到让其他势力的寒门士子都愿意来、一些不得志的世家旁支子弟也愿意来的地步,薪资高了,还可以请锦衣卫帮忙去华夏各地宣传宣传嘛,所谓栽得梧桐木、引得凤凰来。
“最后,以前的私塾基本都是私办,但以后我们可以不用那么被动,要做到有一个先生,就开始一个班孩子的启蒙教育。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可以让教育场地、设施等人,不能让人等设施。”
“是,主公!”陈宫、林风都躬身领命。
叶腾点点头,接着道:“未来的天马城势力,不但要有充足的私塾,还要每个郡有一所公办学堂,学堂录用品学兼优的私塾毕业生继续深造。如此,对先生的文化素质自然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还要有一所最高学堂,我的意思是请蔡邕先生主持,争取办成一个不弱于颍川书院、鹿门书院的知名书院!”
陈宫道:“此法可行。蔡邕先生不但是神级大儒,而且名满天下,在整个华夏的儒生中都有相当的影响力,只要他愿意替主公主持天马城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