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自在(2 / 6)
信息在脑袋里过了一遍,方才道:“似乎与往常无异!老王爷去世后,平南侯府行事越发低调了,他们远在封地,行事也是循规蹈矩的,看不出什么。”送过来的密报,都是日常琐碎,并没有什么有用的。
冯汤想了想,才问:“治下民风如何?”
冯耀宗想了想,如实回道:“据说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很得民心。”
冯汤就笑,民心,真是个好东西啊!
“天地有正气,这样的好事,怎么能不被世人所知呢!”
冯耀宗想了想,便笑了,“儿子明白了!”
冯汤点头,“人心啊,有时候很好拿捏,一击致命,或许比想象的更简单一些。”
让他们斗吧!
你死我活之后,才更好下手啊!
“是,儿子明白。”
次日太极殿小朝会,有人奏禀,沁阳,南湖一带,山匪为患,乡民不受教化。大灾之后,百姓流离失所,朝廷虽赈灾,放粮,但是仍有一大部分人,受灾,匪情况影响,远离故土。工部贪墨案虽已结,但漕工闹事,时有发生,若不予以治理,施压,只怕会愈演愈烈。
相比之下,一山之隔的南昭之地,却是一副百姓安居乐业,民生淳朴,生活富足之相。
奏章上写得明明白白,沁阳,南湖之地,与南昭仅一山之隔,并非千山万水也!同属大宋国土,水同源,根同族,为何民风相去甚远?何以山那边,便是富庶景象,百姓安居乐业,山这边,便是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之象?
“臣以为,地方官员的不作为,直接导治了沁阳,南湖的民不聊生之态!他们徇私舞弊,欺上瞒下,实在是有负皇恩。臣跪请圣上,派钦差前往调查整治,以救百姓万民于水火之中!”
当今天子高坐于宝座之上,双眸微睁,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这些臣子啊,个个都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
可是他们又有哪个做到这一点了,只会跟寡人玩心眼子。
争权,夺利,在君王眼皮子底下玩花样,这些人的胆子,不可谓不大。
但是,他们以为皇上是个傻子不成?
当今天子,可不是老迈无能,偏听偏信的昏聩君王。朝堂上的事,他自有判断,更不会让文臣空口白牙的来分君王手中的权利。
“可!”天子的首肯,在意料之中,但这也只重头戏拉开序幕的一个信号而已。
“众卿以为,何人可胜任这钦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