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上房(4 / 5)
是她能怎么办呢?之前闺女的一番话,已经让她警醒了过来,家里的这几个孩子,绝不能浑浑噩噩的在村里过一辈子。她想好了,等房子盖起来以后,就给孩子们找先生,学武艺的学武艺,上私塾的上私塾,先把书读起来,本事学起来是正经。
孩子们都是聪明的,万一有一两个成了气候的,家里也是有了指望。还有闺女,借着哥哥们的名头,或许能捞上一门好亲事。她也不求闺女大富大贵,只希望她能嫁个老实本份的,家里头人口简单些,公婆忠厚些,那她可真就再没别的所求了。
说到底,林氏是担心闺女走了自己的老路,过不上省心的日子。
正因为是有了这样的念想,所以林氏更不允许孩子们记恨着上房。科举也好,做官也罢,文武行当,贩夫走卒,哪一个能脱离了这世上的规矩?孩子们若是记恨着上房,必定会被有心人指责他们是不孝之人,若是他们将来都没出息也就罢了,万一孩子们有了出息,却因为这所谓的不孝之名连累了,那才是后悔都来不及呢!
几个孩子心里都是不乐意的,可是看到林氏态度强硬,也没办法,只能应了。
林氏的脸色这才缓和了几分,安抚的道:“虽然分家了,可是他们毕竟是你们的亲爷亲奶,过去的事儿,娘也不想提了,以后咱们搬出去,碰面的机会也少了许多,平时也就算了,但是逢年过节的,总不好太过。一来让外人觉得你们不孝,二来,你们也总得替你爹想想。”
周大海坐在炕上,动了几下嘴,却是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到底是他对不住媳妇和孩子们。
几个孩子都看了周大海一眼,不吭声了。
“他们对你爹在不好,总是生了他,养了他一回。咱们不看别的,就冲这一点,也不能太过分。”林氏想了想,遂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娘是想着,开春先把房子盖起来,等咱们搬出去以后,就让老二和老三去私塾念书。老大呢,岁数大了,若是想去也行,若是不想去,便跟着弟弟们读,总要认识一些字,明白一些道理的。将来啊,你们也得像你们姥爷那样,给娘考个秀才回来,我儿要是出息的,许能中个举人回来呢!所以说,这名声上,万万不能亏的!不孝两个字,可大可小,真要是有人揪着不放的话,到手的功名,都得飞喽!”
周小米哀叹一声,算是理解了林氏的用心。这年头孝字大过天,孝能压死人,一个孝字,还真就能把人逼疯。
父慈才能子孝,许氏和周新贵这样的老人,还想让人孝顺?孝顺有很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