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愁云(2 / 5)
就是有苦说不出啊!只是这话,她能跟孩子们说吗?
“娘。”周小米抬起小手,拍了拍林氏膝盖上的土,心酸的道:“你受委屈了,要是实在难受,你就哭几声吧!”
听了小女儿这样暖心的话,林氏的眼泪就不受控制的落了下来,“是娘不好,娘没本事,不得你爷你奶的喜欢,连累了你们跟着娘受罪。”
周小米心里酸酸的,眼睛里也有了泪光,林氏委屈啊!能不委屈吗?三叔家的大宝才六岁,长得比文儿都高,家里的好吃的,也都紧着他。三叔三婶出去卖菜,还能给大宝开个小灶,可他们呢?连只鸡蛋都吃不上,为了一点汤药钱,两个老的逼着林氏下跪……
周翼虎的眼睛也红了,当下道:“娘,你别哭了,我们没受罪。”
周翼兴少不更事,比起周翼虎来冲动了不少,他攥着小拳头,气愤的道:“这天底下还没有说理的地方了?”他们一家人干得活最多,吃得却是最差的,大哥每天都吃不饱,三弟的药钱也没有着落,一家子人做牛做马的干活,可是却连句招呼话都听不着。
周小米拉了拉他的衣襟,摇了摇头。
这话只能让林氏更内疚。
周翼虎默默的,只道:“娘,我上山打柴去,给李爷爷家送一担。”
周翼虎口中的李爷爷,指的便是李大夫了。李大夫是个好人,平时赠医施药,对村里的许多人家都有恩惠。周翼文的病,也多亏了他,要不是李大夫一直赊药给林氏,周翼文的病指不定成什么样了呢!
李大夫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外头闯荡做生意,一年到头也回不来几趟,小儿子自幼跟着李大夫学习岐黄之术,到了一定的岁数以后,就让李大夫赶到镇上的医馆里做学徒去了,拜在一位姓常的大夫门下,继续研习医术。用李大夫的话说,学医不但要多读医书,更重要的是眼界开阔,多见识病者,多见病症,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大夫。小儿子去了镇上几年,娶了镇上的姑娘成了亲,把家也安在了镇上,回村里的时候也比较少。
两个儿子不在家,李大夫家的重活也就成了问题,他年纪大了,种不得田,就把家里的几亩地租了出去。砍柴挑水这种琐碎的事情,几乎都让村里的人给包了,大家都感念李大夫的好,所以都想帮着伸把手。
从这一点上看,村里人的本质还是不错的,淳朴,知道感恩。
林氏知道周翼虎的想法,点了点头,便道:“你去吧!替我谢谢你李爷爷。”今天这些事,虽然因李大夫而起,可是人家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