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3 / 5)
便是心中的担忧也瞬间消失了:有如此强军,便是敌军百万,也未必不能一战而胜!
“好,你率一千人前头开道,务必要让敌军见识到我军的厉害!”李存勖大声下令。
“全军,登岸!”
……
伴随着李存勖的命令,数万晋军开始有条不紊的登上河岸,而李绍荣则率领着一千骑兵开始向内陆开去。
一个多时辰后,第一批三千余人便已完成登岸;接着,大小船只迅速返回北岸,准备将下一批军队以及他们的辎重马匹等运送过河。
到了天黑的时候,已经有一万余人以及他们的兵器铠甲、作战马匹被运送过河;而到此时,尚未有任何吴军出现的迹象,便是李绍荣的前锋都很少碰到吴军,仿佛吴军对他们的到来还一无所知一般。
但李存勖却知道,这不过是因为他们渡河的行动来得突然罢了。
或者说,吴军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分别把手河岸,而是将大军集中在平阴、杨刘、郓州等地,等待晋军渡河后再发起反击。
而吴军的水军要赶过来更是需要时间,等到吴军水军到达以后,真正的考验才会开始。
……
平阴城外,吴军大营中。
纷乱繁杂的军队调动同样让杨渥感到一丝忧虑。
或许是长期停留在此的缘故,即便是采用了军队轮换、增加赏赐等各种办法来提振士气,但杨渥发现如今军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丝急躁,尤其是在久侯晋军而不至的情况下,许多将领更是出现了主动请战的要求。
而这一次的军队轮替更是让这些急躁情绪展露无疑。
自从下达轮替令后,在杨刘南城负责围城的军队只花了三天时间便撤了下来,反倒是平阴这边的军队调整出现了一丝混乱的迹象,时间已经过去三天了,轮替的事情却还没理顺,后续从南方赶来的军队也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及时到达。
当然,混乱虽有一些,但要说有多严重倒也未必,最多就是需要一点时间来调整而已。
真正让杨渥担忧的是,若是晋军依旧不动如山,继续对峙下去,吴军的士气只怕就要完全被消磨掉了;那样的话,或许他就不得不下令强行攻城了。
除了士气外,另一个让他担忧的就是财政。
战争绵延经年,这不仅对晋国是一个沉重负担,对吴国来说也说一样。
毕竟吴国的军制和晋国还是不同的。
晋军的士兵平时粮饷都很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