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灭梁(上)(2 / 5)
完全失了主张,不知该如何应对。
那些早就与吴国暗中有勾结的官员,比如张全义等,他们在朝堂之上一言不发,回到家中后却是心思活泛起来,开始寻思自己以前有没有得罪吴国的地方,或者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为吴国效劳的。
那些之前没有勾连吴国的官员,比如此时已经意识到梁国大势已去,这些人在庙堂之上还是一副六神无主的模样,但晚上回到家中后脸色却是一变,开始寻思起该如何与吴军接上头。
皇宫之内,朱友贞同样慌了手脚。
前些天襄陵之战消息传来时,朱友文便将宗室族人召集起来,对他们痛哭流涕道:“国朝运祚尽矣!”
到了此时,朱友文更是慌忙召集群臣询问对策,可惜且不说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此时已经不愿为梁国出主意了,就算那些依旧忠心之臣到了此时也已经无计可施,只能沉默以对。
朱友文举目四望,见众臣脸上都带着惶恐,不由得有些失望。
他将目光最后看向敬翔,对他说道:“朕以前经常忽视爱卿所言,以至于此。如今局势危急,还请爱卿心中不要有什么怨恨。请问爱卿,如今将如何是好?”
敬翔老泪纵横道:“臣受先帝厚恩,至今已经三十余年,名为宰相,实乃朱氏奴仆,侍奉陛下如同奴仆侍奉公子一般。”
“臣前后向陛下所献之言,莫不是尽心竭诚之策。陛下当初不顾退守关中之策,以精兵南下与吴决战,臣极言不可,奈何陛下不听,以至于如今精锐尽丧,洛阳危急。”
“陛下当初用段凝为招讨使,臣同样极力反对,然而陛下依旧不听,致有今日之危急。”
虽说敬翔对朱友文的确忠心耿耿,但到了如今的局势,要说他心中没有怨气那是不可能的。
朱友文听着他满是怨气的话,却是一句话也不能反驳。
若是按照之前的计划,直接将中原尽数交给吴国,以精兵保守洛阳,或许就不会有如今的危急了。
再或者若是他继续信任王彦章等老将,而不是用段凝这个无能之辈为将,或许即便依旧会败给吴军,但也绝不至于败得如此之惨。
回想起过往的种种,朱友文心中满是悔恨。
敬翔却是没有停下,他继续说道:“若是臣请陛下此时立即放弃洛阳,退守关中,或许有一丝保命之机,然而臣担心陛下必定不肯这么做。”
“若是臣劝陛下出奇计与敌一战,陛下又没有那份果决。如今的局势,便是张良、陈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