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3 / 5)
到下午的时候,大战彻底结束,霍彦威那边,他最终还是未能攻破刘仁赡的营地,反而在猛烈进攻中折损了不少士兵。
总的来说,今日这一战以梁军的突袭而展开,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吴军一开始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但之后王俨俦在关键时刻没有胆怯,而是奋起抵抗,终于挡住王彦章的攻势,将战局拉入僵持阶段。
最后刘仁赡果断派兵增援中军,而霍彦威又对吴军援军的实力估计不足,最终让吴军援军顺利赶来支援,最终扭转战局,击退了梁军。
战事结束后,吴军这边经过统计发现,今日一战共损失八百余人,伤一千多,不过被梁军攻破两处营地,损失了不少物资。
而梁军一方一开始进展顺利,损失不大,但后面撤退的时候却出了问题,王彦章这边有他亲自断后还好说;霍彦威这边兵力众多,远超刘仁赡,所以撤军的时候同样损失不大;但南面攻打另一处营地的梁军却在撤军时被吴军追杀,最终折损上千人,还有近千人被俘虏。
总的来说,这一仗双方都未能取得胜利,但王彦章的企图却被吴军挫败,解围宋州的计划宣告破产,所以他无疑是失败的一方。
……
当王彦章突袭吴军的计划宣告失败时,曹州城中,刚刚率部退到这里来的梁军大将董璋同样在为解围宋州做准备。
董璋此人骁勇敢战,他年幼时和高季昌、孔循二人一样,都是汴州富豪李让的家奴;而李让后来又被朱温收为义子,改名朱友让,深受朱温的喜爱。
爱屋及乌之下,董璋、高季昌、孔循三人先后都受到朱温的重用。
相比于成为一方节度使的高季昌,董璋的名气自然要小得多,不过此人作战勇敢,在梁军中也算很有名气的将领。
在吴军北伐之前,他统领崇德军驻守在砀山南部,归属于霍彦威统辖。
后来刘信率领徐州大军进攻崇德军,董璋认为砀山弹丸之地,无险可守,所以没怎么抵抗便率军后撤到了辉州;等到刘信进围辉州时,他又进一步撤退到曹州。
很多部将都对他的举动不满,甚至有部将公开指责,认为他畏敌怯战,胆小如鼠,没资格统领大军。
不过在董璋看来,自己的做法仅仅是避敌锋芒罢了。
在吴军攻势猛烈的时候,与其留在不易防守的辉州被吴军围歼,还不如退守曹州,保存实力,等待反攻的机会。
这不,董璋眼中的反攻机会不就来了。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