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晋与梁(2 / 4)
和谈虽然最终依旧会达成,不过仅仅限于口头上,孤是不可能留下任何书面上的和约文书的。”
不能留下书面上的文书,这就是杨渥与梁国和谈的前提。
如今虽然吴国的根基越发雄厚,国内的人基本上已经忘却了当年大唐的荣耀,但在整个天下间,同情和怀念大唐的人依旧不在少数。
所以目前杨渥还不打算放弃复兴大唐这面旗帜,至少也要等到将来北伐中原,正式称帝之后再放弃。
而且将来他称帝之后,要想让吴国得到正统名义,不至于被人诟病,最好的办法还是等消灭“伪梁”,为大唐报仇之后。
没看到历史上满清那群鞑子吗?他们入关之后都是打着为明朝报仇的名义来争夺天下,如今杨渥怎么能连一群鞑子都不如?
所以他是不可能放弃“讨伐梁国,复兴大唐”这个旗号的,更不可能在明面上与其达成和谈,最多还是像当年朱温还在时那样,双方达成一个默契,然后两家暂时罢兵。
而且这样一来将来翻脸的时候也能少一些束缚,免得还要找什么借口,自然省事得多。
……
接下来几天里,杨渥继续返回金陵,与此同时,北方晋军南下的大战终于开始。
晋王李存勖原本的打算是趁着吴、梁两家在徐州交战的时机出兵趁火打劫,不过他出手的时间还是有些晚了。
一开始晋军刚刚结束消灭燕国的战事,大军需要休整;等大军休整完毕,做好准备出兵之时,徐州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吴军通过一场突袭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李存勖并没有因此放弃作战计划,他依旧按照原来的打算,先率领大军赶到赵州,与赵王王镕、北平王王处直,以及新任命的卢龙节度使周德威会面,在一番商议之后,最终决定共同出兵南下攻打邢州。
与此同时,昭义节度使李嗣昭率领璐州的驻军赶来汇合。
就兵力而言,这一次动用的兵力还是很多的,除了晋军自身的五万大军外,王镕和王处直分别提供了两万人和一万人,使得晋军总兵力达到八万之众。
手中掌握着这么多的兵力,李存勖自然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这次一定能击败梁军,夺取邢州,甚至夺取河北的其他地盘。
可惜他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力量,或者说,他低估了杨师厚的能力。
五月初,当李存勖率军抵达邢州时,杨师厚同样率部从魏州赶到邢州救援,两军隔着漳河对峙。
虽然晋军这几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