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迁都之议(2 / 4)
失败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现在的梁国依旧没有一个合适的战略方针,就像李振说的那样,蒙着眼睛乱撞,吴军来了就抗吴,晋军来了就抗晋。
若是继续这样下去,梁国迟早都要走上灭亡之路。
这也是为什么李振会忧心忡忡的前来向敬翔询问对策。
两人简单分析了一下局势,都感到形势险峻,难以招架,想不出什么合适的出路来。
过了片刻,李振开口道:“敬兄,你说我国有没有可能和吴国再次停战?想来吴王杨渥也不愿现在就将我国消灭,免得让晋国坐收渔利。这样一来的话,或许咱们有机会与吴国议和?”
敬翔沉吟片刻,随即摇头道:“按你说的,咱们的确有可能与吴国议和,不过这样的议和真的有用吗?无非是将时间往后拖延几年而已。而且也解不了现在的难题,吴王对徐州显然是志在必得,在夺取徐州之前不可能与我军停战,难道你要让陛下直接割让徐州吗?”
李振叹息道:“你说的是,我险些糊涂了。”
梁国与晋国,几乎没有停战的可能,一方面两家之间的仇怨实在太大,几十年的征战早就使得仇怨深入两军每个人的心中,谁都不愿与对方停战。
另一方面,晋国即将消灭燕国,在燕国灭亡之后,整个北方就只剩下晋国及其盟友,以及梁国这两方势力。
晋国不可能去攻打自己的盟友,那就只有攻打梁国这个老仇家了。
而且不比吴王杨渥这个年纪虽轻,但却“老奸巨猾”之人,李存勖的性格更加好战,是个典型的好战分子,他也不可能选择与梁国停战,来搞什么休养生息。
与晋国难以停战,剩下的就只能与吴国停战。
这一点李振和敬翔二人都觉得有可能实现,因为从杨渥的性格来看,此人很可能不会立即北伐中原,而是会坐等晋国和梁国打得两败俱伤之后再出兵北伐。
不过正如敬翔说的那样,现在与吴国停战也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将来吴国还是会北伐中原;现在停战,最多只能延缓梁国灭亡的时间,而起不到别的作用。
思考许久,二人都没有什么好主意,一时间房间里面气氛显得极为惆怅,两人相顾无言。
过了许久之后,敬翔突然开口道:“或许,咱们可以劝陛下迁都长安?”
“迁都长安?”李振有些吃惊道:“长安不是已经……”
当初朱温攻破长安,将唐昭宗迁移到洛阳来后,为了防止长安落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