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议和?(2 / 4)
当,这才轻易取得胜利。
若是在现在这个时候,在王建还活着的时候,想要灭掉蜀国那就困难了何止百倍?
从峡州西进蜀中的话,一路上都是崇山峻岭,遍地都是地势险要之处,蜀军只要以少量精兵扼守住要道,就足以阻止吴军入蜀。
即便吴军能将蜀国拿下,也会元气大伤,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反过来,若是等王建死后,让王衍折腾几年,等到蜀国被折腾得元气大伤之后,再出兵伐蜀就会轻松得多。
杨渥的算盘打得很好,不过众将却不这么看。
除了吕师周外,朱虔佑和秦裴等将领同样主张不与蜀国议和;他们觉得蜀军新败,内部必定人心惶惶,吴国应该趁此机会讨伐蜀国,以报蜀军救援江陵的一箭之仇。
见众将都反对议和,杨渥又看向朱瑾和郭崇韬二人,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意见。
朱瑾却是在心中寻思开了。
“看大王这个神情,似乎是倾向于与蜀国议和?”
他沉吟了一会,这才开口道:“大王,如今眼看着南方除了一个岭南之外,其余地区已经一统了。在消灭刘龑后,接下来到底是该休养生息等待北伐时机的到来,还是应该趁着晋梁对峙的时机将蜀国消灭,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如果大王打算休养生息,直接等待北伐时机的到来,那就和蜀国议和;反之,则不要议和!”
杨渥听了顿时面露喜色,接着问道:“那么将军以为孤应该休养生息等待时机,还是应该先将蜀国消灭?”
朱瑾笑道:“大王,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蜀国有山川之险,又兼兵多将广,而且王建也不是什么好惹的,所以末将以为,暂时还不是消灭蜀国的时机,不妨等过上几年,等王建死了之后再做打算!”
杨渥笑着点了点头,虽然没有直言赞同,但他的意思也很明显了。
众将听了后也若有所思,反对议和的声音也没有之前那么强烈了。
的确,王建的年纪比朱温还要大上几岁,连朱温如今都到了病重将死的时候,王建又能活多久?
一旦王建死去,众将虽然不知道历史上的王衍会将前蜀弄得那般乌烟瘴气,但他们却能肯定蜀国的实力将比王建时代要衰落许多。
更何况,吴军固然难以攻入蜀国,但蜀国同样难以攻入荆襄,更难以对吴国造成什么重大威胁。
既然如此,那吴国还不如坐等北伐时机的到来,同时也是坐等王建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