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3 / 6)
,已经基本一统了。
接下来吴国的主要目标就要放到北伐中原上去。
可以肯定的是,将来当吴军进行北伐时,梁国肯定有不少人都会在“投降”与“坚守”之间犹豫。
尤其是考虑到当吴军北伐时,晋军肯定也不会放过南征的机会。
这样一来,在吴军和晋军的南北夹击之下,梁国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崩溃。
到时候许多梁国的地方势力就会做出选择,到底是投降吴国还是投降晋国。
若是吴国的国策依旧不发生变化,依旧对那些投降的外来势力小心提防,并且想尽办法的予以打压,只怕在与晋国争夺这些地方势力的过程中,吴国会远远落后晋国。
换言之,那些地方势力就有可能投降晋国,从而变成吴国的敌对势力。
那时候,有了晋国在背后撑腰,只怕吴国也未必就能轻易击败这些地方势力;即便能击败,但一地一地的打下去,也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彻底收服那些地方。
而若是吴国也能改变一下策略,适当的给那些降将一个好的前程,那些地方势力自然就会有不少人会选择投降。
说到底,投降之后再次背叛的毕竟只是少数人,更多的还是只想着保留自己原本的利益。
而且如今的吴国有整个南方作为后方,单独一些地方势力即便造反也不需要担心。
等到将来局势定下来后,吴国自然有的是办法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地方势力。
听了郭崇韬的建议后,吴国众将都没有说什么,毕竟他们只负责打仗,对这些事情一般不怎么关心。
但杨渥却不同了,这么重要的建议他自然要好好思考一下。
历代以来,像吴国之前那样小心提防投降势力的其实并不多,更多的势力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都会利用到那些投降势力。
最有名的莫过于清朝了。
以清军原本的实力,想要统一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就是善于利用降军的原因。
清军在入关的一开始就给那些降军各种厚待,比如吴三桂、尚可喜等人都封了王爵,以此来吸引北方那些尚未决定行止的明朝将领。
而南明一方,那些朝中大臣实在是太过迂腐,在政策上一点变通都不懂。
对于北方的那些已经快转变成军阀的势力,依旧抱着以前的老眼光,给那些将领最多也就是封一个伯爵。
此外,那些文官集团依旧高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