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3 / 6)
袭为三招讨使,以左金吾卫大将军王宗绍为王宗侃的副将,率领步骑军共十二万,讨伐李茂贞。
消息传来,自然引得岐国震动,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当然,对于一心苦读的常梦锡而言,这些消息的重要性还比不上晋王李存勖将要开设科举的消息。
正所谓上有所行,下有所效。
李茂贞不贵文士,而独贵武人,所以也使得整个岐国的风气变得偏向于武,百姓多以骑马驰射为贵,而轻于读书习文。
但常梦锡却是一个特例,他自小便喜欢读书,工于文字,对于那些打打杀杀的事物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这让他在岐国尚武的大环境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所以他虽然胸怀大志,而且腹有才学,却在岐国难以得到重用。
这次晋王李存勖下令开设科举的消息传来,却是让他看到了另一条出路:离开岐国,去他国试一试。
与张延翰相同的是,虽然听到了晋国开设科举的消息,不过他并没有就此下定决心前往晋国参加科举,而是在晋国与吴国之间感到犹豫。
当然,与张延翰不同的是,常梦锡并没有什么人可以给他建议,所以一切决定都需要他自己做出。
常梦锡并没有犹豫太久,他望着窗外街道上来往的士卒,感慨着武夫当道的乱世,终于下定了决心。
“罢了,晋王虽然听说很是英明,不过终究是沙陀蛮子,只懂武力征伐,难明文治之重。虽然开了科举,只怕也难以重视。”
“所以我还是南下去吴国吧!”
……
除了张延翰和常梦锡外,在北方,因为李存勖突然下令开设科举,却是引得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考虑将来的出路。
中原梁国已然难以走向衰落,继续留在这里显然没什么前途。
而其他势力虽然还有不少,但那些有识之士都明白,天下间真正值得投效的,不过是吴国和晋国两家而已。
最终虽然有不少士子开始赶往晋阳,准备参加晋国的科举;但同时也有不少人开始南下准备参加吴国的科举。
这个意外的结果,却是李存勖和张承业二人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
……
潭州城外,持续了半年多时间的攻城大战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
在这半年中,吴军继续分兵两路,其中一部分在刘信的统领下负责攻取潭州;另一路则在朱思勍统领下负责阻击姚彦章、秦彦辉二人的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