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议(2 / 5)
练程度、纪律、武器装备,以及将领的谋略等方面都大为不如的蛮人部族,自然只有纷纷溃败或者举众投降这两种选择。
在夺取了辰州、溆州等地之后,马殷知道这些地区目前还是以当地蛮夷为主。
这些蛮夷或许在武力的压服下会选择向他们臣服,但这种臣服还只是面服心不服,那些蛮人也不可能向他们提供赋税、兵源等。
这样一来,马殷要想迅速开发这些地区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移民。
在他的大力主持之下,邵州、潭州、澧州、朗州等地先后有近八万百姓被迫迁移,不过因为中途有不少百姓逃亡或者死在路途之中,最终成功抵达当地的只有六万百姓。
听到这个结果,在场众臣脸色都有些不好看,尤其是周隐等文官,更是眉头紧皱。
这么大规模的迁移百姓,不仅会造成原本人口就不怎么多的湖南人口更加稀少,更是会造成大量的百姓伤亡。
自古以来移民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百姓在迁移途中如何保证他们的安全,迁移到了目的地后如何保证他们不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在百姓迁移之后如何保证他们的粮食供应,这些都是需要精心准备的问题。
若是准备得不充足,只怕一次移民最后就可能会引起巨大的灾难,最终成功活下来的百姓可能连一半都不到。
而从马殷这次牵制百姓的过程来看,他的准备绝对不怎么充足。
此外,从目前的时间来看,这些百姓迁移过去后今年的农时已经被耽误了,没有了今年的收成后,只怕有更多百姓将会饿死!
这对于极为看重百姓的周隐等人来说自然是让他们极为恼怒的事情。
可惜当初马殷迁移百姓的时候,吴军完全没有准备好,根本无力去干涉。
严可求沉声道:“这件事倒也不全是坏事,西南诸州,历来都是蛮夷部族出没的地区,马殷愿意迁移百姓去开发那里也不错,至少将来我们不必费心费力的去移民了。”
“大王,马殷既然连潭州的百姓都开始往辰州和溆州迁移,从这一点来看他应该是有打算放弃潭州等地了。”相比去心中恼怒的周隐等人,郭崇韬等人却能更加清醒的看待这些问题。
“潭州之地,马殷的实力本来就不如我国,上一次还是有百姓的支持才能坚守下去,如今马殷却将当地百姓迁移走,这应该是做好了放弃潭州的打算,所以臣以为此时进攻潭州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李承嗣的意见与郭崇韬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