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择婿(3 / 4)
现在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杨沁的母亲李氏,只是杨行密的十几个妾室中的一个,因为育有一个女儿,所以同样被尊为太妃,不过地位比起史氏和王氏来要低的多。
史氏且不说,为杨行密生下了杨渥和杨隆演以及最小的杨澈这三个儿子,如今又被尊为太后,自然是地位最尊崇的。
而王氏同样为杨行密生下了杨濛和杨溥这两个儿子,此外还有杨静、杨宁等几个女儿,如今被尊为太妃,地位同样很尊崇。
至于杨渥另外的一个弟弟杨浔,他的生母在几年前就过世了。
所以为杨行密生下儿子的妾室中,就只有史氏和王氏二人,自然是她们的身份最高,便是周梦洁也要对她们极为礼敬。
而杨沁的母亲李氏的地位就要差多了,所以即便杨沁是她的女儿,但她对杨沁的婚事也不能做主,只能由周梦洁说了算。
此时,听杨渥提起,周梦洁在一旁坐下来道:“想法倒是没变,如今还是想给她找一个读书人,而且她自己也很愿意!只是要找到合意的只怕不易!”
“不久之后不是又要开始科举了吗?到时候各地考生都会来金陵参加考试,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不成?”杨渥有些不以为意的道。
如今吴国的科举也逐渐走上正轨,每隔两年就会举行一次,每次录取的人数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比以前唐朝科举的录取人数要多得多。
不过相应的,这么多的录取人数,也就意味着他们在授官时,大部分人都只能授予八品甚至九品的官职,只有前几名的考生才能直接以七品官入仕。
此外,吴国科举又规定所有考生一旦考中,就不得再次参加考试,其结果就是许多人为了考中前几名,在没有把握的时候都不会来参加科举。
结果最近几年科举的考生质量相对都不高,与前面两届科举差了不少。
当然,这也与前面两届考生都是经过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积累有关。
在淮南举行科举之前,许多士子科举无门,等淮南开始科举之后,这些人自然一窝蜂的都来参加了。
结果就使得那两届的人才似乎特别多一般。
而今年又是大比之年,各地通过了之前考核的考生不久后就会汇聚在金陵参加由礼部举行的会试。
“说到今年的会试,还真有两个年轻士子非常不错,都是允文允武之才,妾身还专门派人去打听过,这两人现在都没有成亲。所以若是他们今年能考中,或许妾身就会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