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变(2 / 4)
信的副手,负责修筑一道新的海堤,以取代年久失修的旧海堤。
不过当初杨信给杨渥上奏章时,曾经说修筑新堤坝的工程难度并不大,耗费也不多;而杨渥虽然知道杨信的估计肯定是偏低了,但他也没有想到会有黄讷说的这么大,几乎赶上升州新城墙的营造工程了。
要知道升州的城墙营造,不仅要修筑全新的砖石城墙,还要挖掘新的护城河,有些湖泊还需要人工将其填平等等,这个工程量自然很大。
但修筑海堤,虽然总长度远远超过升州城墙,但一来只是一道简单的堤坝,不需要使用多少砖石结构,二来毕竟有旧的海堤在,许多地方只需要修补一番就行了。
所以杨渥实在没想到竟然需要动用这么多的劳力和时间。
当然,即便需要这么多的耗费,但杨渥最终还是同意了黄讷的方案,准备将这件事情交给杨信和他来做。
可惜上次抓到的梁军俘虏都被送去修筑升州城了,这一次交战更是没有抓到俘虏,所以修筑海堤就只能动用民力了。
“好好做成此事,孤不会忘了你们的功劳的,百姓同样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杨渥勉励道。
“对了,上次让你带一些资深盐户来此,这事你办好了没?”
“启禀殿下,按照您的要求,一共二十个盐户,都是世代煮盐的人家,经验丰富,如今已经随属下到了军中!”黄讷恭恭敬敬的答道。
上次去海陵实地考察时,杨渥特意交代他带些盐户回来,虽然很奇怪杨渥为何这么做,但他还是照办了。
杨渥微微一笑,“既然人已经到了,那就让他们过来吧,孤要亲自见见他们!嗯,黄巡检,你先下去休息吧!”
黄讷更加惊讶了,不知杨渥为什么还要亲自接见那些盐户,不过他知道有些事自己没必要知道,所以立即告辞离去。
不久,二十个盐户被侍卫带了进来,一见到杨渥,众人便战战兢兢的拜倒在地,神情十分紧张,不知道杨渥为什么突然要见他们。
安抚了几句后,杨渥问道:“诸位都是世代煮盐的人家,可曾想过晒盐之法?”
……
是的,召集这些盐户来就是为了让他们试验推广晒盐之法。
身为吴王世子,淮南的实际执掌者,杨渥自然不可能亲自去试验晒盐之法,所以他只能尽量将自己知道的一些思路告诉这些经验丰富的盐户,让他们去试验具体晒盐的方法细节。
“……你们回去后,各自建立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