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兵败(3 / 4)
,淮南军都打出了前所未有的大捷。
这一次次胜利,几乎都让他觉得淮南军真是不可战胜的。
然而事实却是,战争总是会有意外发生的。更何况淮南军虽然很强,但的确不是天下无敌。
即便是朱全忠这个天下第一藩镇都免不了打败仗,即便是后来的李存勖也并非无敌,那么淮南军又有什么资格自称无敌呢?
所以打败仗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只是什么时候打败仗,由谁来打败仗,以及打多大规模的败仗。
好在,这一次王茂章的败仗还不算大,他的两个部将张崇和朱虔佑都提前有所准备,在王茂章率领的主力遭到伏击时,他们留下来的后军立即上前接应,总算杀出一条血路逃出来。
最终淮南军损失了四千多人,但王茂章率领大军败退回永城后便稳住了阵脚,当即派人来向杨渥请罪。
想起这一仗失败的原因,杨渥不由有些头痛起来。
这一仗本身带来的后果其实并不算大,不过是一场前前哨战的失利罢了,对这次北伐的大局影响不大。
至于四千多人的损失,这的确很惨重,不过以如今淮南的家底,这些损失很快就能补偿回来。
真正让杨渥感到头痛的是,王茂章虽然骁勇善战,但他的性格同样容易被激怒,而一旦他被激怒后,就容易被敌军所趁。
这一次设下伏兵的不过是李思安这个不算出类拔萃的将领,而且王茂章的两个部将也比较得力,所以才没有导致更大的惨败。
但杨渥记得,历史上晋梁争霸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柏乡之战,其中梁军的统帅就是那时已经改名为王景仁的王茂章。
而当时王茂章战败的原因除了他作为降将难以让部将服从,从而导致指挥出现混乱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晋军的骑兵骚扰战术激怒了王茂章,结果他轻率的率领大军出击,最终被晋军打得大败。
或许王茂章如今在淮南不会有部将不服的情况,但他容易动怒的性格缺陷却依旧存在,若是将来统领大军出征时被敌军所趁,那时候才是真的灾难。
见杨渥沉吟不语,面色变幻,一旁的高勖连忙劝道:“殿下,王将军虽然轻敌冒进,但他过去毕竟有很大功劳,所以属下觉得不宜对他严惩,不如依照当初对刘存的处置如何?”
他还以为杨渥是因为王茂章兵败而感到愤怒,打算严惩王茂章,所以连忙劝阻。
当初刘存在岳州兵败的时候,杨行密就只是轻轻惩罚,以示警戒;后来刘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