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选拔人才(2 / 3)
得回来省亲一次,所以拉着她的母亲以及其他几个夫人围着两个小生命聊着家长里短;而杨行密则向刘仁规询问起他父亲的病情,当得知刘金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后,杨行密不由有些心情沉重。
就像上次他对杨渥说的那样,他这一辈真的开始老了,不仅是是刘金,还有张训,台濛最近也出现了身体不好的状况,便是杨行密他自己,最近身体也有些不适。
这一次出巡,仅仅走了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去的地方也不多,不过他却感到非常疲倦,这让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力举三百斤,日行三百里”的年轻人了。
好在,他有一个好的继承人,而且已经建立了权威,开始接掌大权了,这让他不必担心身后之事。
所以在与刘仁规聊了一会后,也有了心情去逗弄一下自己的儿子和外孙。
一旁,杨渥的注意力却没放在自家的外甥和弟弟身上,对刘仁规向父亲解释的这一次为什么没有主动支持军政分离政策的原因也没多少兴趣,他的注意力被那个跟在刘仁规身后的小小孩童给吸引住了。
“这就是后来的南唐名将刘仁瞻吗?”杨渥心中忍不住想到。
眼前这个只有两三岁的孩童,正是随同刘仁规一同来广陵的弟弟刘仁瞻。
历史上,刘仁瞻作为寿州守将,曾经在后周世宗柴荣的进攻下坚持了一年多时间,后来南唐军队多次解围寿州,却均以失败告终。
但刘仁瞻却始终不降,后来他的部将趁着他病重打开城门投降了,而仁瞻也在不久之后就病死了。
随着寿州的陷落,南唐丢掉江北十四州也就不可避免了。
或许在这个时代,能够坚守一座城池长达一年多的将领,肯定不止一人能办到,但相比之下他们在历史上的名气却远远不如刘仁瞻的大,让杨渥也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
随即,杨渥又苦笑起来,不管刘仁瞻将来会如何,此时的他却还只是一个三岁大的孩子而已。
在听说刘金准备将他留在节度使府给弟弟杨隆演当伴读后,虽然还有些不确定刘金的目的,但他还是欣然答应了。
毕竟这样一个有成为名将潜质的孩子,若是好好培养,说不定只要十多年时间,等他长大后就能提前成为淮南的一大名将呢。
十多年时间看着很长,但想要在十多年内就平定天下,显然有些困难,而且即便到时候天下已经一统了,那也还有北方契丹,西北党项等异族需要平定,远远没到马放南山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