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实(2 / 3)
姓,恢复生产,开垦农田,疏通水利等,将当地治理得非常富庶。
在这个乱世之中,这么一位擅长治理地方的武将,完全是沙漠中的绿洲一般可贵。他在歙州担任刺史近十年,自然是当地百姓的幸事,所以才有了这次自发挽留的事情出现。
搞清楚了事情经过后,杨渥在对陶雅更加敬重的同时,将他调离歙州的决心也更重了。这么得人心的刺史,若是在当地再待几年,歙州岂不彻底成了他陶雅所有了?将来是不是又要出个田覠出来?
这倒不是杨渥故意猜忌他,而是人的野心都是根据环境发生变化的,如今的陶雅的确没有野心,但谁知道他将来会如何呢?
这就好比徐温,历史上杨行密在的时候他肯定没什么野心,后来杨渥说那句“你们认为我没有才能,何不杀了我自己做节度使”的话时,徐温心中肯定也没有什么野心,有的应该只是恐惧和自保之心;然而等到他与张灏成功发动兵变掌握大权后,这野心自然就来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防范于未然的好。
陶雅也担心百姓的自发行为可能引起杨渥的猜忌,所以根本没有与百姓见面便离开了歙州前去寿州赴任他的淮北巡抚之职。
等到两天后,百姓见陶雅始终没出来,加上如今正是秋收之时,耽误不得,所以汇聚的百姓也最终散了。
而新上任的歙州刺史陈知新虽然也是武将出身,但他为人厚道,恭谨守法,对陶雅的许多旧制一条不变的执行,久而久之,当地百姓也就适应了新的刺史。
除了歙州以外,湖州那边也出现了一些动荡,李简为人残暴好杀,不是个担任刺史的好人选,但他在镇守地方上却做的不错,当地势力不敢有所异动。
等到李简离任,新的刺史李涛到任后,当地一些心向钱镠的势力便趁机发动叛乱,准备占据城池投靠钱镠。
不过李涛却提早有所准备,他虽然没有李简身上的那股暴戾,但发起狠来也极为残酷,连夜命驻扎在城外的大军入城,将参与叛乱的势力全部绞杀。
之后他又趁机发动清洗,将那些没有参与叛乱但暗中支持钱镠的势力全部清洗掉。甚至有的骑墙派势力在支持钱镠的同时也支持淮南,但在这次清洗中也有部分被波及到了。
经过这次清洗,湖州城中支持钱镠的势力被清洗大半,剩下的要么隐藏下来,要么连夜逃离了湖州。
总的来说,虽然小的动荡陆续发生了一些,但军政分离的政策却有条不紊的落实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