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刘仁规(2 / 3)
导致许多后梁的残余势力直接向后唐投降,这样一来,后唐虽然在名义上掌控了中原,但对地方的掌控力却未必有多高。那些投降的后梁残余就成了新的割据者。
至于更后面的后晋,后汉,后周,这一次次政权更迭下来,朝廷的权威受到极大削弱,对地方的掌控自然越来越小,这才使得地方割据的形势极为严重。
淮南目前的情况自然还没那么差,各地刺史都是杨行密一手提拔起来的,如今杨行密还在,他们的威望还不足以挑战他,唯一有资格挑战的田覠却已经败亡了。
而让杨渥下定决心同时进行这三件事的第三个原因,却是对淮南军队的掌控。
从后周到北宋,中央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度越来越强,究其原因,却是因为这两朝的中央禁军实力强大,能够绝对压制住地方势力,使得那些节度使们没人敢起来闹事。
与之类似,如今淮南的军队,不管是牙外军还是外镇军,大部分还是在节度使府掌控之中的,无论是李神福、李承嗣,还是台濛,王茂章,周本,这些人如今还是节度使府的坚定支持者,还没有成为强大地方势力,这一次军政分离对他们来说非但没有利益受损,反而得到了更多好处,自然会支持杨渥。
有这些军中重将的支持,节度使府对地方各州来说才具有压倒性优势,这才是杨渥有底气实行军政分离的根本原因。
这么一想,杨渥心中的忐忑不安也荡然无存了,随之出现的是满腔的豪情。他知道,如今的淮南仿佛处于一道坎上,只要越过去了,就能获得一场蜕变,淮南也能集中全部力量去对付外敌,而不需像现在一样随时防备内部的问题。
濠州刺史府,书房之内,天色已黑,只有几支蜡烛微微发着光芒。
“混账东西,连我的奏章你也敢私自拦截?这濠州什么时候成了你刘仁规的濠州了!”
刘金怒气冲冲的向着自家儿子大声咆哮着,声音之大,连书房之外都能听见。那些下人们只听到了一点便纷纷远离开,生怕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事情。
下首,刘仁规恭恭敬敬的束手垂头,恭听着刘金的训斥,额头上满是汗水,却不敢伸手去擦,对于刘金的训斥也一句都不敢反驳。
他的年龄比杨渥大不了多少,不过相比于最近一年才开始出仕的杨渥,刘仁规早在五年前便开始帮他父亲刘金处理州务了;两年前,刘金得了一场重病,无法处理州务,只能让刘仁规代替他执掌全州政务。
而刘仁规倒也有些能力,将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