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封赏(2 / 3)
福和李承嗣二人在合适的时机主动提出放弃刺史之位。
不过用文士取代武将的过程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用武将担任地方刺史也未必都有问题,比如歙州刺史陶雅,他便是武将出身,但在治理地方上却做得非常不错,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而陶雅本人又是一员不错的将领,加上他为人谦逊,没什么野心,即便让他担任地方刺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此外,一些边疆地区,随时可能打仗,若是用文官担任刺史,只怕不能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战事。
杨行密点了点头,这些问题他也考虑过。任用武将担任刺史的情况在这个时代普遍存在,一方面是习惯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乱世之中战事频繁,让武将担任刺史可以集中全州的力量作军事斗争。
“既然如此,那便让台濛担任宣州刺史便是,宣州需要保持稳定,用一员大将镇守才能让人放心。”
杨渥点了点头,也没有太多在意。他现在的打算,是先让已经变成内部州郡的润州、常州、升州、和州、滁州、庐州等地,用文士取代武将担任刺史,至于边界各州,暂时继续用武将担任刺史,等到淮南开疆拓土,将边疆州郡变为新的内部州郡后再用文士取代。
另外,如今淮南有足够资格担任刺史的文士也有些不足,想要一次性把所有州郡的刺史全部改为文士担任也有些困难。
“那么润州刺史的职务呢?你打算让谁去担任?还有用文士取代武将担任地方刺史的事情你打算如何进行?”杨行密又问道。
“润州刺史的位置,孩儿打算让升州长史王令谋担任。此人在升州长史的位置上已经坐了好几年了,足够提拔为刺史了。”
王令谋这人历史上乃是徐知诰(也就是徐温的养子,后来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的谋主,不过他这人老来无耻,年纪一大把了,卧在病榻上好几年都不愿致仕回家养病,说什么要在任上看到徐知诰成功篡位登基才行,结果最后还是没等到,在徐知诰篡位前不久病死了。
“至于用文士取代武将担任地方刺史的事情,孩儿的意思是,过一段时间,对我淮南军队做一次大的整编,借着整编的机会,将内部各州担任刺史的将领调离刺史之位,以后专注于带兵打仗,不再过问地方民政。至于边地各州,可以暂时让武将继续兼任刺史。”杨渥将自己的打算大致说了一下。
“而这个整编军队的事情,可以以李神福、李承嗣二位将军带头,引导其他内部州郡刺史放弃民政之权。”
杨行密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