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李玉堂的第十军(2 / 5)
中队,战斗飞行第54战队,独立飞行第87轰炸中队。
这就是孙玉民在湘北即将要面对的日军所有兵力,十二万余凶残到极致的敌寇,对于他和中国军队来说,唯一的利好是长沙西接洞庭湖,东有九岭山、罗霄山等山脉,地形复杂,从岳阳到长沙是水网地带,不利于日军大规模机械化部队行动,而十二军的炮兵和坦克能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且九战区在岳麓山上布置了重型榴弹炮阵地,有着近四十门125mm口径榴弹炮,将会在战场上发挥到巨大的作用。
“那是必然,九战区云集着我三十余万国军精英,岂能容倭寇肆意妄为。”老蒋也被孙玉民感染得信心十足,也不怪他会有这样的信心,先不说孙玉民的十二军,九战区可是还有着国军不少的精锐:罗卓英的第十九集团,杨森的第二十七集团军,王陵基的第三十集团军。
“委员长,日军虽然凶残,但有一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骄横自满,从台儿庄开始,到现今的湘北大战,哪一次他们吃败仗不是因为太目中无人,自负战无不胜、天下无敌?”孙玉民继续说道:“所以我认为咱们应当实行‘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战术。”
孙玉民的这个战术并不是他所想出来的,而是薛岳在总结了前两次长沙会战的经验教训后,所提出来的名为“天炉战术”的一个极具想像力和可行性的战术。
“你说具体一点,何谓‘后退决战,争取外翼’?”老蒋本来对于行军打仗就不是很内行,抗战前期的时候喜欢亲自指挥,可不管是淞沪还是南京,哪一次都是落个惨败而归,后来徐州会战时,听从陈布雷的劝告,放权给李宗仁,结果打出了一个台儿庄大捷,这也让他痛定思痛,自那以后,他就很少在战役的紧张关头掺合进去,而是放权给战区司令官去指挥,结果国军反而还取得了一些胜利,虽然都不是些什么大胜,可相比起前几年,那真是好的太多。正因为有着这些因素,所以此刻的老蒋虚心的像个学生,在向“老师”孙玉民请教着。
“委员长,据玉民的研究和统计,发现日军进攻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每次战事的最开始,就寻求国军主力,与之决战。而咱们也每每都会如其所愿,以精锐部队去阻其锋芒,虽然也有过像台儿庄和万家岭这样的大捷,我们虽然获胜,但实际上只是惨胜,哪一次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孙玉民的这个说法还是照顾了老蒋的面子,他其实想说的是,不管是台儿庄还是万家岭,尽管获得了胜利,可实际上死伤比日寇还要惨重。他孙玉民不要这种胜利,如果他的部队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