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转折1940(3 / 5)
20多架飞机助战。张自忠多处负伤,仍镇定指挥。第74师与特务营弹尽力孤,伤亡殆尽,张自忠胸部又负重伤,一代抗日名将壮烈殉国。老蒋惊闻张自忠将军殉国,立即下令第5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将军遗骸。一百多名优秀将士,抢回张将军的尸骨,经检视,张自忠将军身有八处伤口,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处,枪弹伤五处。当灵柩经过宜昌时,全市下半旗,民众前往吊祭者超过十万人。全城笼罩在悲壮肃穆的气氛中。敌机在上空盘旋吼叫,却无一人躲避,无一人逃散。1940年5月28日晨,当灵柩运至重庆朝天门码头,老蒋携冯玉祥等政府军政要员臂缀黑纱,肃立码头迎灵,并登轮绕棺致哀。老蒋在船上“抚棺大恸”,令在场者无不动容。
老蒋亲自扶灵执绋,再拾级而上,护送灵柩穿越重庆全城。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将张自忠将军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张自忠将军殉国时年仅49岁,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属于反法西斯阵营的五十多个国家中,张自忠将军是阵亡将士中军衔最高的将领——第33集团军上将总司令。
1940年发生的第五件大事是:6月4日,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束。1940年5月,希特勒利用英、法两国执行“绥靖政策”的慕尼黑协定,指挥法西斯德军突然向西线大举进攻,接连占领了挪威、丹麦、荷兰和比利时等国,同时绕过“马其诺防线”,横扫法国北部,把英法联军切成两段,英国军队和部分法军被逼困在敦刻尔克一隅,从而造成了有名的历史悲剧──34万英、法军队从敦刻尔克撤退到英国本土。
1940年发生的第六件大事是:6月7日,晋西北反“扫荡”开始,这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百团大战”。1940年以后,日本欧洲动荡,侵华日军一面加紧诱迫国民党投降,一面加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企图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为了粉碎日军的图谋,打破其“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顽固派对日妥协投降的危险,华北八路军所属部队乘青纱帐和雨季,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此次战役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史称“百团大战”。取得的战果也同样辉煌,从1940年8月20日-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