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誓师(二)(4 / 5)
能冲自己的士兵发火,不能殴打和体罚他们,只能把所有的不爽都迁怒到操场上围观的人群,他大声吼道:“都不用干活了吗,散了散了。”
从和两个士兵的对话中,孙玉民知道了他们都是来自山东,花园口决堤后,洪水很快就淹没了他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村庄,无奈之下只得扶老携幼到处讨生活,到了杨树铺才算是给这段辛酸的路途画上终点。
俩人都姓史,虽然看起来年纪差不多,但是实际上是俩叔侄,叔叔叫史志华,侄儿叫史大雷,都是打幼习武,虽谈不上精湛,但是比起常人来,身体素质自然是好上很多。
孙玉民问先前扯衣袖的史大雷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吞吞吐吐地说道:“我们打山东来的人都知道有个刀疤脸,而且还和您一样是姓孙,所以……”
“你担心那个姓孙的就是我?然后怕你叔叔说错话,才去拉扯对吗?”孙玉民再次笑了,他很喜欢这年纪一般大的叔侄俩,不光是他的这个让他忆起往事的动作,还有着他们刚刚在比赛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东西,正是自己刺刀小队所需要的。
交待好史家叔侄先在三连待着,过完年以后再来找自己,孙玉民才返身往自己屋子走去。他和邓东平一样,也是听到喧哗才过来看看的,甚至是还没来得及回家换身衣服,抱抱初九。
刘文智是陪着孙玉民回屋的,短短的距离上,俩人说了不少话,自然是关于誓师大会的筹备工作。
孙玉民对于这些事情都很放心,只是听到说到时专门有个环节,让他在台上讲几句话,这个提议无疑是最不满意的,遭到他的强烈反对,说道:“我就算了,要不你替讲几句,要么你找别人。”
“我的大哥呀,你可是正主,这个言不发怎么行?”
刘文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那么多的困难都渡了过来,却被这一个小小的讲话给难住,他想多劝几句,可孙玉民接着又说道:“要不你让老村长讲几句吧。”
这弄得刘文智异常的尴尬,他记得以前孙玉民在老二营聚会上讲过话,在二十师那就更多了,却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死活不愿意再开口训话了,或许是他不想再看到被他激励过的士兵们,和以前的那些一样,倒在战场上再也回不来吧,刘文智只能是这样去猜想他这个异常的举动。
带着这个郁闷的结果,刘文智返回了自己在祠堂的办公室,他要找邓东平好好商量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
佛子岭。
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