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血战光华门(一)(4 / 6)
不看那些传单?”
孙玉民笑道:“不用看我都知道上面写了什么。”
“那你说说。”陈芸来了兴致。
“应该有三个意思吧!第一点是说南京城是六朝古都,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和发展,不要因为一场战火而尽数毁于炮火中,那样太可惜了。”孙玉民问那几个手上有传单的女生:“对吗?”
几个女孩点头,陈芸又说:“第二点呢?”
“应该是限令唐长官开城投降吧。”
“上面写着限唐长官二十四小时内开城投降,否则就要开始攻城,因此产生的后果由唐长官自付。”有女孩插嘴说道。
陈芸脸上露出了笑容,问道:“那第三点呢?”
“还能有什么!肯定是奉劝前沿将士放下武器投降,不要给当官的当炮灰,白白送了性命。”
那几个女生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有人问道:“孙长官,你是不是看过传单了?怎么那么清楚啊。”
“经历多了,自然就知道了。”孙玉民装了次13。他当然不会告诉她们,自己是因为学过这段历史才那么清楚。
孙玉民不怕自己的部队看到传单会发生哗变,但是还是担心有人会因此而开小差。
实际上,在南京保卫战中,有些部队或阵地就是因为这小小的传单,发生了整建制连排逃跑或弃阵地而去的情况。
孙玉民急着赶回部队,他留下了石头和他那几个心腹士兵。临走时一再提醒他,不要这些女孩们踏出院门一步。
高团副和周海南这几天对孙玉民有意见,怕他因为沉迷于陈芸的温柔怀抱而置二营于不顾。两人在营部嘀嘀咕咕了半夜,也没商量出个结果。
最后还是周海南使了个心眼,激的二货团副高大海拍着胸脯说让他来好好教育孙玉民。
可他们二人在阵地上看到正和士兵们打成一片,有说有笑的孙玉民时,二货团副立马就反悔了,死活不肯上前去教育他。
孙玉民视察各个碉堡时,发现有部分洋灰(水泥)尚未干透。便让大家都在内里点上了火堆,南京的冬日本身就很冷,火堆一点,既给战士们解决了取暖问题,又加快了它的干固程度。
战士们不懂洋灰干不干,工事牢不牢固。他们只知道在这寒冷的冬日里,他们敬爱的营座愿意让他们在工事里面生火取暖,光这一点就让大家觉得很感动,让大家觉得很温暖。
两个大城门洞里的大碉堡用的洋灰和铁板和铁条最多,干固得最慢。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