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开始推选(2 / 3)
皇帝处理政务,研读经史的秘书,其他还有典籍、侍书、侍诏等助理人员和修撰、编修、检讨等史官,至于庶吉士那都是进士中选拔出来的精英,专门到翰林院研读经史子集,熬资历,准备出任朝廷大员的。
自明英宗景泰年以后,翰林院实际上成了朝廷的储材之地,也就是一帮科举精英继续深造的地方,这些精英一天到晚就是读书研讨,最多也就是给皇上讲讲经筵,根本没什么正事。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人才的严重浪费,这么一大帮精英放那里闲着,朱慈炅早就有点看不过眼了,正好,借这次内阁改组之机,直接把他们塞到内阁当秘书算了。
以大明现在的疆域面积和兴盛程度,朝廷的日常事务可不是一点点,每天要处理的事务最少有上千件,内阁改组以后,大学士等于又回到了各部尚书的位置,奏折也就是以后公文的处理都要靠内阁总理大臣和两位副总理大臣来主持,如果什么都要他们来做,一天非得累死不可,正好这些翰林们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协助处理一下政务还能积累点施政经验,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扯的有点远了,继续回到推选外务部的会议上来。
现在,文华殿的正殿已经被改成了专门的办公场所,进门第一间就是一个硕大的会议室,此时,所有与会人员都已经就坐,就等着推选开始了。
会议桌的主位坐的是内阁总理大臣,信王朱由检;
左首第一位是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徐光启;
接下来是工部尚书毕懋康;
兵部尚书孙元化;
教育部尚书黄道周;
商务部尚书张采;
通信部尚书吴建业。
右首第一位是都察院左督御史李邦华;
接下来是五军都督府左都督,锦衣卫指挥使王征南;
吏部尚书杨嗣昌;
户部尚书程国祥;
刑部尚书蔡国用;
运输部尚书张溥。
朱由检为这次推选大会可是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他甚至专门找皇上请教了一番,弄了个推选试行章程,众人就坐以后,他学着朱慈炅的样子,缓缓扫视了一圈,然后,咳嗽了一下,朗声道:”这次召集大家来开会,是为了推选外务部尚书,按皇上的意思,外务部将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发展对外关系,处理对外事务,保护在外的大明百姓等事项,各位有什么合适的人选,都可以提出来,我就不啰嗦了,现在从礼部开始宣读候选人履历,徐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