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壮志展宏图(2 / 3)
不是光把交通和通讯搞上去就行了,工业、农业、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必须全面发展,朱慈炅可不认为自己是个样样精通的全才,所以他召来了各方面的专家,与他共同商讨大明的发展大计。
这次他想定的是一个全局性的发展规划,所以召集的人并不多,就他几个最看重的亲信而已。
皇上召集人开会自然没人敢拖延,很快朱慈炅就和一众亲信坐在他的私人书房里,吹着新设计出来的暖气,喝着御医调制的参茶,对着会议桌上巨大的大明地图准备商议了。
在他左手边坐着的是他的恩师,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徐光启,下面是兵部尚书孙元化,然后,就没了!
在他右手边坐着的是工部尚书毕懋康,下面是吏部尚书杨嗣昌,新晋的吏部左侍郎陈子龙敬陪末座,也就是说,他总共才召集了五个人。
这下大家要奇怪了,放着户部尚书和刑部尚书不招,却将一个新晋的吏部左侍郎招来商议国家大事,是不是有点太任人唯亲了?
其实不然,户部尚书和刑部尚书一个管银子的,一个管犯人的,和发展大计实在没有太大的关系,这陈子龙就不同了,他可是朱慈炅钦定的内阁首辅接班人,据朱慈炅的详细调查,他才是一个工业、农业、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精通的全才,让他来参与商议发展大计是有点培养他的意思在里面,更主要的,朱慈炅是真想听听他的意见。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会议开始,朱慈炅首先将他对铁路和电报网络的规划大概介绍了一下,按他的意思,要在开封府附近建立一个交通中心,大明所有的铁路都在那里汇集,明年先把京城到开封的铁路修通,然后就是开封到金陵的,开封到西安的,开封到济南的等等等等;至于电报网络,他打算明年先铺设京城到各行省的,然后就是行省到各州府的,州府到各县城的。
听到皇上竟然有如此庞大的规划,众人无不目瞪口呆,毕懋康首先开口道:”皇上,请恕微臣多嘴,这大江大河如何横渡,这崇山峻岭又如何飞跃,您说的这些线路有好多都需要跋山涉水啊!“
朱慈炅闻言,自豪的道:”这个你无需担心,朕想到了一物,如同石灰,加水后可搅拌成泥状,但水干后坚若磐石,如果中间加以钢筋、鹅卵石,则韧性可堪比钢铁。此物名曰水泥,有了这水泥,修桥挖洞都不是问题。“
众人闻言又是一惊,徐光启忍不住问道:”皇上,请恕微臣孤陋寡闻,天下竟然还有如此奇物,微臣为何从来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