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九章 发展实业(3 / 4)
作价一千万两,赏你们一成的股份,每人二十万两干股,年底分红。”
徐光启等五人自然知道这织布厂会赚钱的,开玩笑呢,同样的布,能便宜将近三分之一,不赚钱才怪。他们听到每人能分到二十万两的干股,不由兴奋的不行了,别看只是干股,几年下来分红都不止二十万两了,只要一直跟着皇上干,他们这一辈子就不愁吃喝了,甚至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会因此而富的流油!
秦明月虽然不知道这干股和分红是什么意思,但是看旁边一众朱慈炅的亲信那兴奋的样子就知道这是个好东西,她不由低头在朱慈炅耳边撒娇道:“皇上,那我呢,我姑姑和哥哥呢?”
朱慈炅此时心情大好,毫不犹豫的贴在她耳边道:“给你们秦家也分一成,一百万两干股,这可是好东西,不要到处跟人说,免得人家眼红。”
秦明月自然是欢喜的应了,还趁人不注意,吧唧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于是,我们的小皇帝朱慈炅晕晕乎乎的带着一众亲信走进织布厂,像个醉汉一样的逛了半天才回过神来。
这织布厂按朱慈炅的意思建成了一个田字形,中间是蒸汽房,四周是织布机房,这样既方便蒸汽管路的连接,又有很好的采光效果。王恭厂的机加工车间建设的时候就没有考虑采光的问题,这会儿可没有电灯,只有油灯,那油灯的效果可想而知,天色稍微昏暗一点王恭厂的机加工车间里面就必须点满油灯,增加成本不说,那满车间的油烟味能把人熏死!
新建的织布厂就不一样了,田字形的结构,所有的织布机都摆在窗户跟前,采光效果良好,根本就不用点油灯。而且,这窗户朱慈炅还准备装上玻璃,如果还用纸糊,那下雨天照样没法干活。
这玻璃朱慈炅也不知道是怎么造出来的,他也不打算跟欧洲人买,而是准备用欧洲地区的代理权和葡萄牙人的东印度公司交换玻璃制造技术,然后自己建厂生产。
明朝那会儿还没有海关的概念,钱全被私人给赚走了,私人最多也就能组织点武装商船护卫一下,海军压根就没有,所以明朝的海商是越来越富有,朝廷确是越来越没钱,在海上别说称霸了,连个像样的舰队都建不起来。
所以朱慈炅准备建立海关,规范对外贸易,不管是商人还是国家,外国人想跟大明做生意,或者大明百姓想做海外贸易都必须得到明朝政府的批准,并且缴纳关税,你葡萄牙东印度公司想要欧洲地区的代理权就必须把玻璃制造技术给我送过来,不然就别想从大明买走一件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