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地利(2 / 3)
有这样的,”成王妃失笑道:“的确不能涨,若是涨了,这主动权捏在胡人手了。”
“听外面人说,这叫买方市场,买方市场,决定卖方市场才是正常的,羊毛以后多了,只会跌,万不会涨。”宁王道:“织坊的人说了,无论羊毛产出多少,都不涨价,外面也少有二道贩子,官府严厉打击这个,说本是好东西,不能叫不良商人给弄坏了价格,让百姓们以后也能穿这个东西,这个晋阳,真是了不得……”
成王妃摸着羊毛衫,感慨道:“的确了不得。那一般的羊毛衣多少钱一件。”
“一两银子一件,很贵吧?!”宁王道:“算成本,只是赚了一倍卖的,算是便宜了,听闻过段时间,产量高了,还能降价,估计只要五百钱一件左右,我问了外面做工的工人,他们一个月有修运河的钱,有地种粮食,加有时候练兵,会发补贴,一个月好的能有四五两收入,差的也少有二两收益,养活一家老小有余了,攒一攒,虽不能一家人人手一件,但买一两件并不难……”
“怎么会?!这王府的下人工价还要高了……”成王妃道。
“是啊。”宁王道:“我也没想到呢,后来问才知道,晋阳高产粮食,一亩地粮食八百到一千斤左右,以前一亩地养不活一个人,现在一亩地养活一大家子的人,粮食不光高产,而且十分好吃,这米也吃香,百姓们分了地的,只留些余粮,其它的卖给官府,官府按市价收,百姓有了钱,官府也有了钱,听闻晋阳的粮仓,足有二十座,百姓心自然也有了底气,收入自然高了,”
“一户百姓家十亩地算,九亩九千斤,市价收几何?!”成王妃道。
“六,”宁王道:“这价格算是高的,普通的外地来的米价才四,晋阳的米不一样,所以高。”
“六很低了,青州普通糙米都有二十啊……”成王妃继续道:“六,保守点按五千斤来算,有三万了。怎么会有这么多?!”
“是啊,问题是有的人家地多,有的地少,自然不一样,光这收入不得了,不过来的人都饿怕了,所以存的在家里也不少,卖的顶多五成,嫂子,你说他们还买不起羊毛衫吗?!”宁王道。
“压抑粮价和物价,于民有利啊,”成王妃道。
“在这里,只要勤快,乞丐也能过好日子,有些来晚了的,没分到地,去码头扛货,一个月也几两银子入账,没有赚不到的,更有甚者,有些人家光种菜,一年到头,也有百十两入账,因为产量高,而晋阳消耗大,每天这么多人吃饭吃菜,没有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