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敲诈(2 / 3)
厮杀的后面,需要多少人提前多长时间去为他们筹划。
文武官员的矛盾,最终还是要由李世民这个最高领导来做最后的决断。如果没有其他四家在其中捣乱,李世民还不至于这么难受,如今多了这四家,如果不能妥善的处理好这个问题,将会严重的影响到西域地区的和平局势。
这样一来出嫁公主就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事情。可是让谁做这个远嫁的人选,又嫁给谁呢?这正是李恪来之前大家正在谈论的问题,原本还指望他来了能够出点好主意,没想到他不但没有帮着解决问题,反倒提出了新的问题。
当看完这些供词之后,就连那些个文臣也变得义愤填膺。他们虽然有很多时候显得迂腐,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明白事理。尤其是这些个老臣,当初都是跟随着李世民征战过天下的人。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在战争中分量他们还是清楚的。所以当他们看完供词之后,纷纷表示这件事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让他们给出个合理的解释来,不然的话此事绝不能就此罢休。
李世民的想法还和手下们有所不同,他正好想利用这个机会,把出嫁公主这件事往后面拖一拖,给自己留出充裕的时间去筹划。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在看待问题的时候,都只是从他们个人或者所处的职务的角度去考虑,缺乏大局观。他所要考虑的则是,既然公主出嫁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嫁给谁才能令利益最大化,才是他要考虑的。
眼前的这件事该让谁去处理才比较合适呢?文臣们去了充其量也就是,将几国的求婚使团斥责一顿,并不能从中获利。而武将们去的话,则很有可能会因为一言不合而大打出手,最终导致双方发动一场没有任何意义的战争。这样一来,合适的人选便呼之欲出。
“朕决定,江夏王李道宗为此番公主出嫁的大使,全权处理从公主人选的甄选,一直到将公主送抵的所有事物。另外,辽王李恪为副使。江夏王到来之前,所有与此番番邦前来迎娶公主的相关事宜,都暂时由他处理。嗯,工部制造局所抓的藩国探子,也并入到这其中吧。为德,这件事你一定要处理好,不要引起战事才是。”
殿下的文武百官听后不由得一愣:怎么会这么安排?不过再转念一想,这件事处理起来很是麻烦,一个不好就有可能引起双方间的冲突,有人去顶这个雷实在是再好不过了,也就不再去想。
离开皇宫以后,亲卫队长李山问道:“殿下,我们现在去哪里?”
李恪的脸上流露出坏笑,道:“多带上一些人,我们去四方馆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