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歼灭百济 二(2 / 3)
域,全力的倾洒炮弹。顷刻间这一区域便被密集的炮火所笼罩,夜间的能见度几乎为零,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准确度,但是即便是这样,仍旧有大量的百济渔船被炮火击中,并且燃起熊熊大火。
随着被炮火引燃的渔船越来越多,这一片区域在大火的映照下,变得越来越明亮,这也使得百济的渔船再也无所遁形。整支前来偷袭的船队,全部呈现在大唐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内。眼见不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已经无法脱离出战圈,百济的船队索性全力的向大唐的舰队发起冲锋。
如果说当初大唐的巡逻船,再晚一点发现他们的话,等到他们进入到五里范围以内,也许他们还有机会对大唐的舰队构成威胁。但是十里的距离显得太过遥远,正常情况下人的体力以及爆发力,根本就难以支撑下来如此长距离的冲刺。再加上密集炮火的阻拦,当他们刚刚接近到五里左右的距离时,就已经是强弩之末。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负责巡逻的大唐靖海舰完成了集结,在舰队的前方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阵线。通过他们灵活快速的机动性,再加上堪称强大的火力配置,使得刚刚侥幸冲过炮火封锁区的百济渔船,又进入到另外一场噩梦之中。
能够从炮火封锁区域冲出来的百济渔船,此刻最多也不过三百艘左右,这其中还包含着一些已经受损或者起火的渔船。而拦在他们前面的,是总数达到四百艘的靖海舰(另外的一百艘在其他方位担任警戒任务)。一对一的正面较量,船上装满了易燃物品,却没有任何的攻击手段的渔船,有哪里是武装到牙齿的靖海舰的对手。靖海舰上的水兵,可不会和他们讲什么公平不公平,直接把炮口放平进行平射。一炮一个,很快的那些个幸存的渔船,便被靖海舰给送上了天。
整个战斗持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时辰,前来偷袭的一千艘百济渔船,便在大唐的猛烈炮火之下烟消云散。
第二天上午,大唐的舰队离开了熊津江江口,转而沿着海岸向南行进。根据李世民的指示,途中经过的任何城池都要予以炮击,直至抵达百济与新罗的交界处,在攻取下济州岛以后,舰舰队便驻扎在那里,然后再听取下一步的指令。
就在舰队离开的同时,大唐的十万登陆部队开始沿着熊津江,向百济的首都泗沘。
舌林郡距离熊津江江口只有不到二十里的距离,此前一天准备在江口伏击大唐军队的百济军队,在遭受到大唐舰队的猛烈炮击之后,便退守到了这里。加上城内原本就有的两千士卒,勉强的凑够了五万人马。不甘心就此失败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