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 4)
后世的经验告诉李恪,一个国家要想长时间的繁荣与昌盛,就必须有一个种族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只有这样才不会导致一个国家被分裂。就好比后世的苏联、南斯拉夫,乃至整个非洲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国家,之所以会分裂,会不停地发生战乱,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内民族众多,而且没有一个民族拥有绝对的强势地位。一个所谓的全民公决,便可以使一个无比强大的帝国,四分五裂为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如果有一个民族的人口数量,能够超过百分之七十的话,那么这一切就不再成为问题。
回纥大军毕竟有十万人马,虽说此刻已经彻底的丧失了斗志。但是想要将他们斩尽杀绝,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初之所以会下达斩尽杀绝,一个不留的命令,一是为了鼓舞士气,二是杀敌立威,而另一个目的是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如今三个目的都已经达到,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杀戮下去。不然的话四处逃窜的回纥士卒们,肯定不会束手待毙,万一不顾一切的钻进山林不肯出来,清理起来费时耗力不说,万一出现漏网之鱼将来不定会出什么篓子呢。
于是,一道新的命令很快的便传达了下去:停止杀敌,除非是抵抗到底的人,剩下的人只要是放下武器便不再追杀。
夜幕降临之时,全部战斗终于告一段落。战报终于送到了李恪的手中。此一役共歼敌三万八千余人,其余尽数俘虏。俘虏之中包括了五名回纥的各部族可汗,以及数十名回纥的将领。
另外李恪还得到一个消息,那就是回纥的大军在之前,已经开始向顾州方面进行了清理积雪的行动,而且已经清理出了一条足以令二十匹战马并行,长达五十里的道路来。他们所采取的办法并非是清除掉地面上的积雪,而是让士卒们在雪地之上推动巨木向前滚动,把地面上的积雪压实。这么做要比铲出地面上积雪的速度快出许多,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只要半个多月的时间便可以抵达到顾州城下。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恪等人都不由得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要知道再有半个月的时间,便到了大唐传统的节日春节。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那么毫无准备的顾州城,恐怕顷刻之间便会被他们攻破。幸好自己提前发动了进攻,否则的话顾州危矣。
这一战虽然可以说得上是轻松获胜,但是有个难题也随之产生:六万多人的俘虏以及八万多战马,该怎样把他们送回到近百里外的檀州城内。把战马发还给他们显然是不可能,再说深可及腰的积雪,回纥人的战马又相对矮小,根本就无法在这样深的雪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