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积极备战(2 / 4)
同时,一点点的蚕食对方的生存空间。也就是稳扎稳打,打下一片地方来就在那里建立一座城池,等到草原之上遍地都是城池的时候,也就是草原游牧民族的末日来临之时。
当然,要想实现这个目的,绝非短时间内便可以实现的,不过李恪最不缺乏的就是时间,时间拖得越久,大唐的人口就会越来越多,相反的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管是回纥还是突厥,随着他们生存空间的日益萎缩,人口只会是越来越少。所以与回纥的战争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场纯粹的消耗战。
经过上一年的大水灾,今年的夏收居然是个丰收之年,粮食的产量比起正常年份来要高出近两成,不得不说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是高兴之余,农民们又忍不住要为之发愁。丰收就意味着产量大增,随之而来的将是粮食的价格贬值。但是等到出售粮食的时候,整个东北地区的农民们惊喜的发现粮食的价格不但没有下降,每担粮食反倒比往年高出了五文钱。
江南以及两场战争使得李恪存放于药瓶内的粮食,早就消耗的一干二净。为了不打击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以及尽快的使自己的粮食储备充盈起来,同时也是为了即将到来的,与回纥间的第二轮交战做准备。李恪一反常态的将粮食的收购价格做了少许的提高,并且以布告的形式告诉农民,如果不是歉收之年,这个价格将维持至少五年时间不会变动,如果遇到灾年的话,政府收购价格将会做出相应的提高,但是销售的价格则会相应的降低。他之所以会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是有钱没处花,而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他可不想仗打到一半的时候,因为断粮而不得不中途停止。
李恪刚回到沈阳城的时候,就曾经交代给营州城外清风观的张老道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研制水泥。如今的清风观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穷得要依靠卖假药维持生计了。自打李恪将大都督府迁徙到沈阳以后,清风观便也迁徙到了沈阳城内。如今的清风观可谓是大变样,前后八进的大院子内有近千出家人居住在内。张老道如今虽然还挂着个观主的名号,实际上早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由清风去处理,自己则在一处专门划分出来的院落内,按照李恪的吩咐进行各种科学实验。他所居住的这个院落一般人是不得入内的,如果进入其中不难发现,这里面到处都是瓶瓶罐罐,就像是个后世的科学实验室。
李恪当年在上学的时候,曾经在化学实验课上做过制造水泥的实验,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已经不记得正确的比例了。不过有一个整日里无所事事的张道长在这里,而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