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男儿行(3 / 4)
美名不爱爱恶名,杀人百万心不惩。
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
放眼世界五千年,何处英雄不杀人。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壮士常怀报国心。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人,他非常的崇拜大唐。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大唐是中国历史中最为鼎盛的时期。正是应了盛极而衰的那句老话,大唐以后便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的荣光。由于佛教的兴盛,中国的百姓失去了血性,没有了开疆拓土的将精神。自从来到大唐以后,李恪就一直在想,该如何才能让大唐人保持住这股血性,进而把这股血性发展壮大。当他成立军校以后,第一时间就决定把这首《男儿行》设立为校歌,他要让所有的学员都能记住这首令人热血沸腾的词,进而传遍军中,让军中所有的士卒都能记住这首激励人心的词。等到军中的士卒回到家乡,就可以把它传遍大唐的每一寸土地,使得这股血性能够长久不衰的保持下去。
果然如同他所料想的那样,当他把这一首《男儿行》发下去以后不久,整座军校都沸腾了,到处都可以看到正在大声背诵学员,那声音直冲霄汉。
柴绍手持着一份《男儿行》推门走进了李恪的房间,神情激动地说道:“为德,这可是你所做的诗吗?”
看到柴绍走了进来,李恪赶紧起身迎接,论辈分柴绍可是他的姑父,礼数可是不能少的。“是的。姑父有何指教吗?”
“太好了,写的真是他好了,让人一看之下便忍不住热血沸腾!十年了,原本还以为自己已经老朽,难再有什么事能够令我热血沸腾了!”说到这里,柴绍深深地吸了口气,又猛地吐了出来,说道:“想不到看了你的这首《男儿行》以后,已经是波澜不惊的心,又再次活了过来,一下子就像是年轻了十岁,不!是年轻了二十岁!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当年两军阵前搏命厮杀的年代!我跟你说……”
不等他把话说完,李恪便打断了他的话,叹了口气满是无奈的说道:“唉!姑父啊……您老今年已经六十一岁的高龄了,您这是……”
这回还不等李恪把话说完,柴绍便忍不住一瞪眼,怒吼道:“胡说,我还没到生日呢,应该算是五十九岁。再说,古有廉颇八十三岁尚可披挂上马,今有李药师(李靖)六十有八仍旧平叛吐谷浑。我如今比他们都小许多,为何就不能上阵杀敌!”
看到柴绍真的发怒了,李恪也不敢让他过于激动,这要是一激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