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田豫劝北海(2 / 3)
如破竹般地攻破二十余部,劫掠国众上千。
无奈之下,牵招只得领兵平叛。
送给田豫的手信里,有燕北早年的一块心病——屠城纥升骨之后,失去下落的高句丽世子伊尹漠,夹裹上万高句丽百姓与忠于他的武士翻越盖马大山,自三韩的土地上乘船渡海,逃往战火纷飞的倭国。
现在流亡的世子带着他精锐的武士所征服的海外野人们回来了,他说要复国。
复国啊?
田豫看到信时就能想到与自己手里同样原封不动一字未改的信件已被骑手飞马送往邺城燕将军的路上,不难想象燕北看到这封书信时面上的情形。
那一定是充满燕氏的不屑与嘲讽。
复什么国,高句丽就在那儿,辽东以东,百万生民安居乐业,世仇扶余国握手言和,除了百姓要缴纳更多的税金与频繁地制作檀弓之外,他们都活得好好的,只不过……国王不叫伊尹漠,叫拔奇罢了。
与兵强马壮的汉朝做对,每天还能张口吃饭闭口喘气,这是多大的幸运?
燕将军只有辽东郡的时候,高句丽举国之力都不是对手,现在伊尹漠从海外拉出一群野人靠着抢掠三韩那样的羸弱之国,便嚷嚷着要复国,这事儿,能成吗?
田豫想了想,套在辽东锻造沉重大铠中的身体随着马背起伏而轻轻颠晃,随手将看过的信件撕成粉末扬起漫天,抬着马鞭问道:“现在走到,什么地界了?”
“回将军,已经进北海国了,再往前五十里就是壮武县了。”策马的亲随前驱片刻奔马回报道:“前去劝降的骑手已经回来,他们不降,但是让我们不要进攻,北海相孔文举已经命人将所有袁氏旗撤下,改悬汉旗,传令郡中不阻拦我们。”
“壮武,壮武是个好名字,是个好地方,是先汉卫将军、壮武侯宋昌的封地……孔文举,孔文举,听说是个倔老头儿啊!”
田豫沉吟着,孔融的确不年轻了,今年正好五旬,但却不是老头。年轻时做过北军中候,才不过三日就当了虎贲中郎将,可还没带着自己的兵,就因为在朝堂顶撞董卓被调为议郎,接着就被董卓打发到闹黄巾最猖獗的北海国,要不是刘备当年相助,八成就死在管亥手里了。
称他是倔老头倒也不错。
“这样,你亲自去一趟国中治所据县,去见一见他。我听说将军打算迎圣驾北迁至邺,那你就拿卫将军宋昌的事问问他。”田豫扬着马鞭说道:“我家将军有陈平、周勃那样灭诸吕、迎代王的志向,他孔文举是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