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2 / 3)
是最后一顿稀粥,不少士卒抱怨粟米有些少,却因混着些许捉来的鸡鸭泛着肉味,这才勉强没啸营。
看着手上紧紧攥着糅做一团的绢布,王门的脸色一变再变,最终仿佛身体被沉重的甲胄压垮般晃了三晃,顺势重新跪坐的地上,自箭壶中抽出羽箭,仔细又小心地将书信系在箭上。
今日,就是决断的时候了。
……
“何苦来哉?”
太史慈清早便领兵在营外列出军阵,协同的还有高句丽贺浑鹿那两千余高句丽兵,只见敌军浩浩荡荡列出三个军阵,本以为是一场需要抱着必死决心都不能见到胜利的苦战,怎料敌军诸将踏前几步将一支裹着布帛的羽箭仰射出二百余步,转脸便鸣金收了大军。
太史慈等一众兵将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得捡回这支带着泥土腥气的箭矢收兵回营。
上下有别,他没有拆开箭上的信,入中军帐丢给苦思冥想的高览,对上裨将军惊愕的脸色道:“敌将发来的,兴许是劝降,慈去备战了。”
“且慢!”
高览才拆开信扫了一眼,连忙叫住太史慈道:“去将校尉司马都喊来,升帐议事!”
这信并非劝降,而是投降。
“王门言说他是中山大姓,素来仰慕燕将军威名,目下虽是他强我弱,却诚心归附将军,希望双方罢兵言和……若我等愿收留他,便将一面赤旗放于辕门外,他将在午时佯攻,待公孙将军领兵前来时,撤军。”高览到这里顿了一下,晦涩难明地皱起眉头,问道:“诸君以为,如何?”
中军帐,落针可闻。
谁都未曾想到最先开口的是高句丽降将贺浑鹿,他也没有拱手行礼,只是拧着眉头用僵硬的汉话道:“汉人狡猾,不得不防。”
太史慈怒目而视,却见贺浑鹿目光清澈不闪不避,这才压下一口气对高览道:“此事若真,此等背主求荣之辈,慈不愿与其为伍;此事若假,当布设防备……先前慈便应引弓将之射死!”
贺浑鹿只是说出一句便不再言语,他心里似明镜儿般清楚无论事真事假,显然西面正对着这支想要投降汉军的一定是自己,这些燕将军部下的汉将都不会放自己去与公孙瓒为敌,他们并不信任自己,绝不会放任句丽兵参与影响颇大的战役。他没说错,这些汉人就是狡猾成性,句丽国最精锐的王城军总被他们布放在最危险的战斗中,却还不受信任。
他可不希望这些汉将不知设防,让他麾下的句丽儿郎徒增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