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差事(3 / 5)
禁止平脱器的铸造,此后制作金银平脱镜就陆续减少,至五代已基本绝迹。
这面铜镜就是唐代金银平脱的代表之作,其直径30多厘米,呈葵花形,圆钮,花卉纹钮座,钮上饰一错金花朵纹,全镜满饰错金银的花卉纹、飞鸟纹及祥云纹。制作工艺以漆地贴金银片,保存基本完好。
这件漆背铜镜是唐代金工与漆工相结合的一件工艺品,既是铜器,又是精美的漆工艺品,当时为皇家所御用,并且从中唐开始经过几代皇帝的三令五申,这些“劳民伤财”的华贵艺术品,亦就成为“前无古器,后无来者”的绝世珍宝。
孟子涛仔细观察过这面铜镜后,不禁感慨其做工之奢华,纹饰之繁缛富丽,线条之流畅,花鸟纹饰均栩栩如生,不愧为唐镜纹饰中的精粹,并是当时最为珍贵的品种之一。
更关键的是,这面铜镜的直径足有三十五六厘米之巨,这在当时的铜镜尺寸里已经是佼佼者了,而且保存的也基本完整,铜背的饰品没多少脱落的地方,弥足珍贵。
孟子涛心喜之余,当即说道:“陈掌柜,这面铜镜我要了,麻烦您给个价吧。”
陈相仪笑着说:“你是小锋的朋友,我给你优惠一点,算你三百万吧。”
“这怎么好意思啊。”孟子涛摆摆手,以这面铜镜的尺寸和品相,市场价值四百万左右是再正常不过的,如果上拍的话,价格肯定更高,陈相仪一下子就降了一百万,这个优惠幅度实在太大了。
孟子涛甚至在想,这算不算是糖衣炮弹,毕竟陈仲锋和他的关系实际上并不算好。
陈相仪笑道:“只不过我还有个要求,能否把你先前写的那幅《急就篇》让给我?”
陈相仪又加了一句:“我纯粹是想收藏,可没有想要把它充当真迹的想法。”
孟子涛笑道:“没问题,要不要我落款?”
陈相仪笑道:“那就再好不过了。”
陈相仪一开始就认为孟子涛的作品能够令苏老板认输,就不会差,等孟子涛把书法作品重新展开,他不禁叹为观止,可以说如果做了旧,就凭他的眼力也不能辨认出这是一幅仿作。
等孟子涛落款并留下了钤印,陈相仪小心地把它收了起来,这幅作品对他来说一百万都不止,一来作者的名气和水平决定了作品的价值不会低,另外,它的诞生又有戏剧性,从古至今,这样的作品往往会被藏家所追捧。
对于孟子涛来说,他花三百万以及一幅自己创作的作品,买下这面珍贵异常的铜镜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