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钧窑花盆(下)(4 / 6)
是,那位居士比较有名气啊。”邹为来说道。
“这和名气没什么关系。”
方文亮摇了摇头:“在民间,有些散道士和没居住在寺庙的和尚,虽然名为‘居士’、‘带发修行’、‘俗家弟子’等,但并不适宜开光。因为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所以出家人居住在红尘世俗气场之外,才最能接收神灵的气场,其念出的经文、符咒所才能具备十分强大的功力。”
“同时,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说,法事与开光都需要借助神像与庞大雄伟的庙宇气场,因为寺庙头顶为天、寺庙建筑为地、人在寺庙里,才能汇聚‘天地人’三者的宗教气场,才能感通神灵,把最正、最强、最阳的灵气注入到物品里。”
“而民间的居士、俗家弟子,大抵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很多人晚上颂经,白天照样喝酒吃肉,流连在各种娱乐场所,试问这样气场的人,如何有足够的正能量给物品开光,而他们开光的物品又能有什么功效呢?”
邹为来讶然道:“我以前还真不太清楚,开光居然需要这么严格。”
方文亮说:“那是当然了,不然的话,真正有能量的法器为什么那么贵,又难找,你以为我是故意宰你吗?”
“方师傅说笑了。”邹为来笑着摆了摆手,接着从包里拿出一件玉雕三足金蟾拿了下来:“方师傅,麻烦你帮我看看吧。”
“这事就需要专业人士了。”方文亮笑着把三足金蟾交给了孟子涛。
“这年轻人居然可以鉴定法器?”邹为来内心诧异地想着,想到方文亮对孟子涛的客气,这到也正常,心里又想道,难道这人是师出名门。
孟子涛检查了一下这件玉器,雕工方面无疑是十分精湛的,应该是出自大师之手,但仔细感受内部,却感觉十分别扭,应该就是开光起了反作用的缘故。
这东西不是古玩,孟子涛简单明了地把结果说了出来。
“没想到还真是这玩意的问题啊!”邹为来感慨了一句,但心里对这个结果还是有些半信半疑,毕竟孟子涛实在太年轻了,又是以前没听说过的,有这个想法也正常。
孟子涛和方文亮也注意到了他的态度,也都无所谓,邹为来信与不信,对他们都没有什么影响。
饭后,俩人告辞,临走之前,邹为来想问孟子涛要联系方式,不过被孟子涛给婉拒了,让邹为来以后想找他,联系方文亮就行,实在是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不太想在风水一道上有过多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