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鉴宝活动(二)(2 / 5)
富,事实上根本就是一件癔造瓷器。
不过,东西到手之后,孟子涛心里有些感慨,别看这东西是癔造品,但做工还算讲究,制作不马虎,特别是青料都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说明作者是有一定功底的。
但再怎么样,赝品就是赝品,也只能买回去当个摆设了。
在孟子涛打量这只杯子的时候,那人口若悬河地说开了:“说实在的,我这杯子可是祖传的,想当初是我爷爷的爷爷,从一个宫里的小太监手里买到的,除了它之外,还有别的东西,不过已经被我爷爷给卖了,前几天,有位老板想要买我这只杯子,开价八十万,我琢磨着今天来参加鉴宝大会,给专家鉴定,所以没有卖。”
老山听这人这么说话,凭他的经验,对这只杯子的真伪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于是说道:“我看八十万已经不低了,不卖就可惜了。”
那人呵呵一笑道:“这可不好说,兴许我这只杯子被专家评定为西京民间国宝呢?”
孟子涛差点乐了,把杯子还给了主人:“那我先祝您好运了。”
那人好像没有听懂孟子涛话中的意思,笑道:“那我先谢您吉言了。”
出师不利,老山不禁暗道一声晦气,好在除了这人之外,其他几位手里的东西都有出手的打算,于是又问其他人讨要过藏品鉴赏。
接连看下来,东西到都是真品,但不是普通民窑的作品,就是有残修补过的,没有一件能够令孟子涛感到满意。
看到孟子涛没看中一件,老山也有点急了,马上又带着大家来到不远处一个中年男子那里。
这人和老山认识,一看老山带人过来,就开口道:“老山,咱也是老相识了,我的规矩你也知道,不同意那咱们也就无缘了。”
“明白。”老山给大家讲了一下,原来这人是资深“包袱斋”,这“包袱斋”指的是古玩行内有的人眼力好,但没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出。这种人一般称其为“包袱斋”。
这人手里的东西一般都是精品,然而,他有个规矩,他的东西都是一口价,谢绝还价。
对孟子涛来说,只要东西好,价格合适,一口价当然不是什么问题。
接下来,男子就把他脚边的盒子打开,只见里面是一对赏瓶,而且男子介绍说,这对赏瓶都是“居仁堂制”款。
“居仁堂”是堂号,其来历是袁世凯及其幕僚在秘密筹备称帝之时,不光密电全国要求各省“劝进”,更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