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画马高手(两章合一)(6 / 7)
“宏思,不知这位小兄弟是?”
听了弟弟的介绍,路宏振连忙跟孟子涛握了握手:“医生,真是对不住,早知道您来了,我肯定早就下楼了。”
孟子涛笑着表示没事,随即就把话题转到了路宏振的画作上:“路老先生,您这幅花鸟,既细腻又有生气,相当不凡啊!”
路宏振连忙拱手道:“过奖了,其实我对花鸟的研究还不透彻,画的马到是还可以见人。”
路宏思接过话道:“这点我到可以证明,我大哥临摹的徐悲鸿的马,完全可以做到似假乱真的地步。”
孟子涛一听这话心里有些惊讶,马是最好画的动物,体格强健,身形高大,相貌英俊,怎么画都会出彩。但马又是最难画的动物,要想把它画出特点,画得与众不同,形神兼备,则难之又难,特别是在徐悲鸿的马面世之后,画马就成了吃力不讨好的选择。
熟悉的人都知道,齐白石画虾,李苦禅画鹰,黄胄画驴,李可染画牛,再加上徐悲鸿画马,是当代画动物的五座高峰,炉火纯青,已臻化境,不说后无来者吧,但想要超载他们也是万难的事情。
其实,当初徐悲鸿选择画马,也是有几分冒险,因为历史上画马的高手很多,都各有千秋,且有定评。比如,唐朝画马最出名的画家是韩干、北宋画马高手李公麟,、元初的赵孟俯也是画马大师等等,想要超越他们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不过,徐悲鸿画马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不仅对传统画法烂熟于心,下过多年苦功,而且又留法数载,掌握了西洋画法的注重比例、透视等科学技法,这就是古人所无法比了。所以,他笔下的马,既有西方绘画中的细腻造型,又有我国传统绘画中的泼墨写意,融中西绘画之长于一炉。
当然,除此之外,对马细致的观摩和研究也是徐悲鸿成功的要点。
徐悲鸿曾经说过:“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下过极长时间的工夫,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方能有得。”
不管怎么说,徐悲鸿笔下的马确实是当下不可逾越的境界,现在路宏思居然说,路宏振临摹的徐悲鸿的马可以做到似假乱真的地步,这不由让孟子涛提起了兴趣。
你要说这不过是兄弟俩吹牛,但从路宏振笔下的花鸟就能看出,他的绘画水平已经到了极高的境界,因此孟子涛对他笔下的马就充满了期待了。
“路老先生,不知能否让我欣赏一下您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