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神树(4 / 6)
其相似,而“扶桑树”、“建木”的原型很可能是上古时代的“社”树。
上古时代,人们在社坛上从事测天、祭祀天地神灵以及求雨、祈农等政治及宗教活动,这是一个沟通天人的极其神圣的场所。“社”一般建立在坛上或者山丘之上,这样的坛就称为“社坛”。
“社坛”的中心往往是一棵树,如《论语》里面就讲到鲁哀公向孔子的学生宰我请教关于社的问题,宰我回答说:“社,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古代在建邦立国之初,必首先建社,社的象征,就是一棵树或几棵树或一片丛林。作为社的标志的树,往往硕大无比。
所以,在古代,这样的青铜神树往往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孟子涛靠近神树的时候,就感觉有一股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觉肃穆。
这棵神树并不完整,树上只有树树,并没有站立的神鸟,神树下部到是悬着一条龙,它的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姿态和三星堆的神树差不多,但龙的表现却和三星堆的神树并不相同,准确的说来,这种龙形已经接近商代的龙的形象。
在我国的早期时代,将龙与“社树”连接在一起的,是它们共同的“指时”的特征。一般的树自然只能称为树,但作为测天之用,具有“通天”之功用的神树,才被称为“龙树”和“龙”。
由于测天,确定时节对农业社会的重要意义,所以这种通天龙树渐渐被赋予诸如保护庄稼丰收、邦国安全,掌控雨水等多重神性功能。
由此,也更能显示出它的珍贵之处。
孟子涛察看的颇为仔细,发现除了龙形和三星堆神树有所不同之外,神树上还有一些细节之处,有着一些差别。由此判断,这棵神树的制作年代,应该比三星堆的神树晚一些。
大家仔细观察,相互探讨,基本可以肯定,这棵神树应该是真的,制作年代可能夏晚期至夏末那段时期。孟子涛使用异能给出的年代,也差不多是这个时期。
等大家观察的差不多了,就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坐下沉思起来。
由于这棵神树太过珍贵了,将近一半多的人,都对这棵神树没有想法,剩下的人,也在思考,要不要投标,如果买下来了,东西应该怎么处理。
这个时候,黑猫开口了:“诸位,其它话我也不多说了,大家也知道,这棵神树有些特别,所以最低价五千万,大家开始投标吧。”
但显然,因为神树的特性,许多人都不买黑猫的账,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