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二章 汹涌的灵气(3 / 6)
有工具,他也没办法上去拿。
想到自己付出了这么多,遇到了这些危险,除了把杀手的隐患扫除了之外,自己根本没有多少收获,真是够郁闷的。
两人回到山洞,大军拿着卫星电话去求援,孟子涛则对祭台上的东西很好奇,想过去研究一下。
走到祭台之下,祭台上的东西,在孟子涛眼中已经很清楚了,分明就是一只将近两米的青铜凤鸟,凤鸟的造型,很符合晋国时期的风格。
说起来,祭台之上之所以放置凤鸟,其实也很正常,前文说过,唐叔虞是根正苗红的周室子弟,而周人有凤鸟情结,“凤鸣岐山”的典故,就更是家喻户晓了。
传说,周朝先祖后稷名弃,其母亲名曰姜嫄。姜嫄踩了巨人脚印,诞一男孩,族人认为是不祥之兆,决定将孩子抛弃,就在男孩在野外被冻得瑟瑟发抖时,空中飞来一群凤鸟,用羽翼来温暖孩子。姜嫄认为此子有神助,决定把他抚养成人,因为曾是弃儿,故取名为弃。虽是传说,但古人相信,没有凤鸟,就没有周人。
正因为唐叔虞是周室子弟,必然会影响晋国的审美,比如晋系青铜器就是在周原青铜器的基础上,融入了本区域文化内涵而形成的,其表现形式与宗周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西周时期,晋国一直处在周原地区青铜艺术的强势影响之下,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系统,保持着一种观望与附属状态,反映了西周王室较为稳定的集权统治。
到了东周时期,具有创新精神的立体鸟铜器在晋国涌现,它们造型厚重,神态凶狞,纹饰自由奔放,精湛的设计水准和铸造工艺将晋国鸟造型艺术推向了极致。
而祭台上的青铜凤鸟,就是典型的晋国的审美风格,符合孟子涛先前的猜测。
不过,这件青铜凤鸟实在太大了,足有三米多高,通体五米多长,目光凝聚,昂首向天,威风凛凛,意欲振翅高飞、仰天长鸣。
孟子涛站在祭台下方,就有一股威严之势扑面而来,而且越往上,给他带来的威压就越重。
“这是错觉吗?”孟子涛对此有些想不明白,怎么明明只是一件死物,会给他带来这么重的威压。不过,这事他虽然想不明白,但这也激发了他的好胜心,强顶着往祭台上走去。
但当孟子涛咬牙走到靠近凤鸟五十厘米的时候,他就再也走不过去了,甚至他的全身都因为这股巨大的威压冒起了汗,浑身上下都湿透了。
现在这个地步,是孟子涛根本意料不到的,而且哪怕他的